导读: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转眼之间,便来到了清明节,这是一个扫墓祭祖的日子,同时也是踏青游玩的好日子,但如今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对于上坟祭祀,提出了质疑,甚至认为,没有必要去上坟,觉得这个是迷信,但笔者想说的是,清明扫墓祭祖,它并非是迷信,而是在告诉我们,根在哪里,我们从哪里来?也是提醒我们,活在当下,珍惜眼前的一切,不管是人、物还是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友兰说:“行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礼的意义是诗的,不是宗教的”。在这个时候祭祀先人,给祖先扫墓,缅怀、感恩逝去的祖先、先人,就是对祖先行孝道。古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所以清明上坟祭祖,是有必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这个传统自古有之,记得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就有描写到:“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所以不要再说清明节祭祖是迷信了,要懂点传统,懂点规矩。

老人常讲:“上坟三不做,龙年少灾祸”,清明上坟要懂规矩,别冒犯了先人!那么这个3不做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崇明县志·风俗》:“清明,祭扫祖坟,名为‘上坟’。” 所以换言之,就是在清明节扫墓祭祀祖坟的时候,有3不做,分别是什么呢?

清明上坟三不做

1、踩在坟头清理杂草

人们在上坟之前,一般都会对墓地进行清理一番,先铲除杂草,清扫垃圾,往坟包上添土,使其面目一新。为啥要这么做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坟墓一般都不是经常去修整,每年也就只有清明节的时候,去处理一下,在这期间雨水冲刷,会导致坟头变得低矮,如不除草加土,长此下去,有朝一日恐怕认不出祖宗的坟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当我们在清理杂草的时候,要记住,不要去踩在坟头上,以免冒犯了祖先,甚至怪罪与你,因为这个也是对其不尊重的一种表现。

2、口是心非乱讲一通

在上坟的时候,一般会上一些供品,然后祭祀,祖宗酒足饭饱了时,按大小辈份,逐一作揖叩拜。再是焚烧纸钱,意念里供祖宗带回冥府消费。在作揖叩拜的时候,都会说一些吉利的话,或者庇佑子孙或者是自己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我们就要懂得,不要去乱讲一通,内心要虔诚一些,也不要嘻嘻哈哈,这个是比较重要的场合,要严肃对待。

3、上坟时忘插白幡或者清明花

去祭祀的时候,不要忘这忘那,尤其是香火之类的,一定记得提前准备好,像在我们当地,就有传统,只要是出门祭祀,那么一定要祭祀完才能回家,而且东西也要提前备好,不能丢三落四,否则的话,祖先也会怪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上坟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应该做的事情,而且这天白幡或者清明花要记得放在坟前,不要给忘了。

“上坟三不做,龙年少灾祸”,清明上坟的时候,要懂点规矩,这其实也是在告诉我们,祭祀的时候,要保持虔诚之心,而且要严肃的对待祭祀这件事情,那么祖先也会庇佑与你,在以后的日子当中,就可以顺顺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