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到了《成都日报》,非常感谢!”电话那头传来老人开心的声音。

前不久,成都日报社收到了一封特别的来信,信从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寄来,寄信人是一位75岁的老人,名叫赵国献。他在信中写道:“在我收藏的报纸里,没有《成都日报》,这对我来说是一种缺憾。”

一封跨时空而来的信件,一位热爱收藏报纸的老人……出于对他的好奇,本报记者与老人取得了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在赵国献家中,有一间“藏宝阁”,琳琅满目的钱币、邮票、烟标......但数量最多的还是全国各地的报纸。在赵国献看来,收藏物品就是收藏历史,这一沓沓泛黄的旧报纸,承载一篇篇有着浓厚时代特征的新闻报道,记录着一个个城市发展的故事,“它们让我的老年生活更加充实。”他如是说。

赵国献年轻时在机关单位工作,养成了日日看报的习惯,30岁出头便开始收集报纸在内的各种老物件,至今已经近40年。他退休后,每年都自费1000多元订阅多种报纸,时间久了,发现报纸的报头十分讲究,于是开始收集报头、报纸。“我现在收集了各种报头,仅带有‘中国’字样的报纸就有300多种。”

对于没有收集到的报头和报纸,赵国献常给各地宣传部和外地知名报纸收藏家写信,询问购买,或利用到外地出差的机会购报。“亲戚、朋友、邻居都知道他的习惯,他们外出看到有报纸或相关物件都会给他带一份。”赵国献妻子陈女士说,别人用来包东西的报纸也会被他拿回家,熨平,然后收藏起来。

每每拿到报纸,赵国献首先会通读一遍,然后将部分报纸的报头剪下来,最后将报纸集纳成册。“他现在听力不太好了,与人沟通比较少,基本靠我转述,收藏物件能使他感到满足和快乐,我非常支持他,平时和他一起整理收纳。”陈女士说道。

收到《成都日报》,赵国献表示特别开心,对着电话大声说:“这完成了我的心愿,弥补了我的遗憾。我已经仔细阅读了这份报纸,通过上面的报道,对成都更加了解了。一直以来,对成都的印象都很好,可惜和老伴儿从来没有实地旅游过。现在年龄大了,不便到处走动,所以收到这份报纸,对我来说是一种安慰,十分感谢!”

赵国献提到,他已经把这份《成都日报》放入了他的报纸收藏册,就此,他的藏宝阁便多了一份成都记忆。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柳 责任编辑 曾书睿 编辑 罗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