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丹

欧洲能源危机、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全球能源市场像一片海洋,风起便会掀起波澜。然而,无论波涛如何汹涌,全球能源转型已成既定的目标。

化石能源尚未退场,清洁能源要尽快扮演主角,能源系统“去碳”要驶入快车道,使化石燃料成为一个聚焦点。

对于已经使用了160多年的化石燃料,人类还可对它依赖多久,在未来多长时间内要逐步减少化石燃料使用,成为业内关注的话题。

01

首次针对化石燃料定调

中国石油石化:各位领导好!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当下,呼吁各国逐步减少化石能源使用的呼声越来越高。针对化石燃料,国际上最新的共识是怎样的?

王克:在去年年底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COP28)期间,达成了各国“以公正、有序、公平的方式减少能源系统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的共识。这是第一次针对“化石燃料”整体性地提出的要求。2021年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达成的《格拉斯哥协议》,针对煤炭提出了逐步退出的要求,但COP28达成的共识把针对煤炭变为针对整个化石燃料。很多人认为,这具有一定的历史性意义。《巴黎协定》提出,把全球温度上升控制在1.5℃到2℃之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清洁能源化、非化石能源化,这就意味着化石能源会有一个逐渐下降的过程。

中国石油石化:您怎样看待化石燃料的命运,是应该被“淘汰”还是“逐步退出”?

王克:对于化石燃料到底是用“退出”还是“淘汰”,COP28期间,来自非洲、欧洲、太平洋和加勒比的100多个国家支持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而主要化石能源产国及发展中国家则更倾向于主张使用经脱碳技术处理的化石能源。各方主张和诉求存在较大差异。其实,之前对此也有争论。包括沙特作为产油国OPEC的领导国一直认为可以采取不淘汰化石能源,而是控制化石能源带来的碳排放的转型方式。他们的意思就是化石能源也可以继续使用,石油生产企业可通过加装CCUS这样的碳捕获工程装置来实现在使用化石能源的同时又降低甚至避免化石能源带来的排放。这其中隐含的意思是:要达成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排放,不是为了控制化石能源。但是,真正完全控制化石能源带来碳排放的难度极大。大家各有各的观点,甚至在“退出”还是“不退出”两个极端的方向争论未果,所以最终形成了一个折中的说辞,即“转型脱离化石燃料”。

中国石油石化:在您看来,化石燃料最终会退出能源舞台吗?

王克:“转型脱离化石燃料”的共识,明确了能源转型的方向是逐步减少和淘汰化石能源。当前,我们正处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在这个阶段仍然需要使用化石能源。但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启动脱离化石能源的进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起点。完全实现化石能源的退出,需要一个相对较长、至少是30年以上的过程。

我国的能源转型目标是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超过80%,这就意味着还有接近20%的能源还是化石能源。所以,在未来的能源系统里,化石能源还会占据一定的份额。但是,作为燃料使用的化石能源可能必须有标配的CCUS装置,要实现相对近零的排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石油企业能够使用一部分化石能源,但对末端处理减排、碳捕集方面会有一定的要求。

02

石油行业按下加速键

中国石油石化:面对“转型脱离化石燃料”的最新共识,石油企业将何去何从?

傅向升:新世纪以来,能源转型开启了加速进程。欧洲及BP、壳牌、道达尔等多家能源公司加快了由传统能源向新能源即清洁能源的转型。如果说在过去近20年的时间里大家还是在探索甚至有的还在犹豫的话,今天的石油企业为适应低碳发展新要求在面向绿色低碳转型时都按下了加速键。

当欧亚能源公司向清洁能源转型开启加速进程的时刻,北美能源公司大手笔并购化石资源。2023年10月,埃克森美孚宣布以595亿美元收购先锋自然资源公司,以确立其在二叠纪盆地的霸主地位。随后,雪佛龙宣布以530亿美元收购赫斯公司,以确立其在非常规和深水领域的优势地位。这些新动向可能在告诉我们,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的转型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较长的过渡期内需要经历前期的化石能源为主、清洁能源为辅,中期的化石能源与清洁能源并重,后期的化石能源为辅、清洁能源为主,直至最终过渡到化石能源完全退出能源领域,清洁能源成为人类社会的终极能源。

中国石油石化:既然转型是一个较长的过程,石油企业为什么现在就需要按下加速键?

傅向升:2023年,世界各地的热浪、洪水、森林大火等气候灾害急剧增加,损失惨重,多家机构监测2023年是地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这更加使人们认识到: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

COP28达成了全球性的历史性协议,开启了化石燃料转型的加速进程。特别是在这次大会上,首次对《巴黎协定》提出的减排目标进行了盘点。盘点的结果却并不乐观:195个签署《巴黎协定》的国家都没有实现承诺的减排目标。

一边是气候灾害频发,另一边是减排不甚理想,又加上全球气温已经上升了1.1℃,距离《巴黎协定》确立的1.5℃温控目标只差0.4℃了。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第28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再次重申:为了实现控制升温的目标,温室气体的排放水平必须在2030年之前比2010年减少45%,并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因此,这次气候大会对新能源提出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现有产能增加2倍;对化石燃料提出的目标是:以公平、有序和公正的方式转变脱离化石燃料,在接下来的关键10年中加快行动,以期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在COP28上,又有不少国家签署了《全球甲烷减排承诺书》,中国也公布了甲烷减排计划。

中国石油石化:在您看来,我国石油行业可以从哪些方面加快转型步伐?

王克:我国官方的目标是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要超过80%,届时,煤、油、气三种能源加起来得压缩至20%以下。也就是说,我国需要用4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能源体系从现在的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占比大致8∶2变成将来的2∶8,整个颠倒过来。这就需要每年平均降低化石能源占比1至2个百分点,以实现长期的转型过渡。所以,石油行业一方面需要平衡短期和中长期的不同路径。短期要在保证稳油增气的基础上进行能源效率的提升,技术层面攻克减排技术瓶颈,还要推进化石燃料的替代。另一方面,需要为长期的转型去做准备,例如在研发、投资上为更长期的相对更彻底的转型做好准备。

03

CCUS成碳减排新风尚

中国石油石化:近年来,您企业为减少化石燃料消耗,降低碳排放做了哪些工作?

李佳:2021年6月,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CCUS项目批复启动,当年10月开工建设,是中国石化履行央企责任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成功示范项目。项目优化施工工期,采用了最安全的施工模式,仅用96天就完成了一套全国最大CCUS示范装置的建设。2022年4月1日,装置一次投料生产成功。迄今为止,装置各项运行指标达到预期目标。

中国石油石化: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CCUS项目作为中国石化CCUS成果亮相COP28,请您谈谈项目的优势和价值?

李佳: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CCUS项目是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标志着我国CCUS产业开始进入技术示范中后段——成熟的商业化运营。首先,这个项目证明了全国首套大规模CCUS装置在工艺上是可行的,而且能够实现大规模工业化推广。其次,我们设定了示范装置不仅要工艺可行还要实现设备国产化的目标,实现了国产化设备在百万吨级示范装置的应用和示范。再次,对这一示范装置的经济性指标要求是在物料消耗方面成为领先和示范,应用结果显示装置能耗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项目投用至今,二氧化碳封存量已经超过100万吨。这100万吨从大气中捕捉到的二氧化碳被封存到地下,避免成为影响大气质量的温室气体,相当于一年植树900万棵所吸收的二氧化碳。这也是我们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份贡献。同时,这一项目对搭建“人工碳循环”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大规模开展CCUS项目建设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技术数据。再有,这一项目具有经济性优势。中国石化不久前推出了在华东地区共同启动我国首个开放式千万吨级CCUS项目等,但是目前这些尚未投产,而且我们项目的经济性可能会更胜一筹。

中国石油石化:未来,这一项目还有哪些提升的方向?

李佳:CCUS将会是减碳的主流方向,所以我们将继续优化运行,更好地发挥装置的示范效应。我们成立了专业小组持续对装置进行优化,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将能耗下降了20%以上。我们通过课题攻关,建成了全国首条百公里高压液体二氧化碳运输管线,2023年7月建成投用,减少了过去二氧化碳产品采用槽车运输产生的碳排放,项目实现了更进一步的节能降碳。将来,淄博或者淄博沿线地区的企业还可以把液体二氧化碳注入这条管线,为地区共同减少碳排放做出更大贡献。我们还将拓宽应用场景,例如考虑将二氧化碳封存至深海;或者用二氧化碳制成甲醇和其他化学品,把碳封存在化学品里面。

目前,国内来我们项目参观交流和取经的人员已超过千人。去年6月13~14日,我们赴波兰代表中国参加全球“碳封存领导人论坛”CSLF2023年中会议,与该论坛成员国及国家社会组织代表就CCUS技术进行了交流。去年,塞尔维亚石油公司代表团来到我们公司参观调研CCUS技术及工程建设情况,探讨在CCUS、光伏发电、地热能源、数字化智能化等领域的合作机会。为了让CCUS助力碳减排这种应用场景在全国更多地方得到更好的利用,我们将继续加强对这一示范项目的交流和推广,扩大国内和国际影响力。

04

“油+电”方兴未艾

中国石油石化:在您看来,交通燃料以油为主的状况还将持续多久?

王克:目前的交通燃料主要还是油,但燃料替代的趋势已经比较明确了。当前,国内汽车存量约为3.3亿辆,扣除出口一年销量超过2000万辆,目前新车市场上电动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超过30%,每年新车销量中电动车约为600万辆。如果这个趋势持续下去,基本上经过20~30年的过渡期,理论上油会被电或者其他燃料所取代。所以,石油行业需要思考当油作为交通燃料的增量到达峰值甚至开始下降的时候,替代燃料能否对油形成有效接替。

中国石油石化:为实现“双碳”目标,您公司加油站怎样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积累了哪些经验?

白登文:中海油销售湖北公司阳光加油站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改革创新。2021年,投运光伏照明项目,系中国海油加油站首例。投用后,加油站全年用电量节约8580度,碳排放减少6735千克,迈出了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一步。

湖北公司首批4座光伏发电项目——天门天盛站、天门西环站、公安夹竹园站、随州龚家棚站正式投运。项目建设以来,湖北公司坚持过程控制和结果导向两手抓,全面调研公司所属各加油站,综合各站资产属性、地理位置、光照时长、可用面积、投资回报等综合因素,编制湖北公司光伏发电工作方案,一体推进湖北公司光伏发电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合规制度,规范建设流程,加强项目质量管理;强调全过程“四大控制”,定期召开安全会议和培训,确保施工建设安全。项目建设总面积851.63平方米,共安装176块高效光伏组件,总装机容量102.96kWp。该批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就近消纳光伏电量,项目成功并网后,预计每年平均发电量在9.86万千瓦时左右,可节省电费7.35万元、节约标准煤30.10吨/年,减排二氧化碳82.06吨/年,相当于每年植树5000余棵。

2024年1月23日,中国海油首座商业化超级充电站——虎泉文化广场充电站在湖北武汉投运。该站充电车位40个,支持250KW超级快充,标志着中国海油用实际行动将绿色低碳和数智赋能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开拓出一条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新赛道。虎泉超级充电站从签约到投运仅用时49天,开创了项目开发的新纪录。该站位于武汉中心城区主干道旁、商圈高校密集、网约车热力值高,极具发展潜能。项目共建设充电车位40个,均使用最新型充电设备,全部支持250KW超级快充,未来根据需求可升级至600KW液冷超充。同时,站内还提供自助售卖、休息间等多业态服务组合,致力于提供最优服务体验,为广大新能源车主提供更智能、便捷、可靠的智慧充电环境。

中国石油石化:在发展新能源方面,您公司加油站还有哪些新的举措和规划?

白登文:2024年2月13日,湖北公司第二座站外充电站金地花园充电站正式投运,项目共建设充电车位27个,均使用最新型充电设备,全部支持250KW超级快充,未来根据需求可升级至600KW液冷超充。

为贯彻落实“30·60”双碳目标,践行《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湖北省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实施意见》,湖北公司大力布局、发展绿电、绿能及站外充电站等绿色能源。根据规划,到十四五末,中国海油将在湖北省投资建设充电桩(快充、液冷超快充)3800支,总投资2亿元。其中,计划在武汉市建设充电桩2000支,总投资1.2亿元。到2030年,中国海油将在湖北省投资建设充电桩(快充、液冷超快充)超22000支,总投资20亿,其中将在武汉市建设超10000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