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飞船不直接飞向月球,而是需要不断绕圈变轨?

简单来讲,四个字:省钱省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来说说如何省钱的,其实就是省燃料,燃料节省了,当然就省钱了。

对于不了解航天活动的吃瓜群众来讲,真的不知道航天活动有多烧钱。当然我也是一个普通吃瓜种群,也不是太了解,只是查找了一些资料,作为科普,也够用了。

很多人都看过运载火箭的发射过程吧,在火箭发射塔上,火箭看起来大得惊人,但你知道为什么火箭那么大吗?

没办法,因为化学燃料能量的效率实在太低了,为了获取足够强的推动力,就必须把火箭造得足够大,装得下足够多的燃料才行。这也是为什么整个发射系统的质量,绝大部分都是燃料的质量,有效荷载其实少得可怜。

一般火箭的有效荷载只有1%而已,这是什么概念?比如说火箭发射总质量为100吨,那么其中只有1吨是有效荷载质量,也就是可以供人类利用的质量,其他质量(主要是燃料)在发射升空后都废弃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波罗登月采用的土星五号运载火箭,发射质量达到了惊人的3038吨,但阿波罗飞船本身的质量只有45吨而已,其他质量最终都废弃掉了。

我国的嫦娥五号探测器采用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起飞重量达到870吨,但是嫦娥五号飞船质量只有8.2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即便是升空来到预定轨道,脱离了火箭的飞船,其实燃料还是占据一大部分。比如说嫦娥五号飞船的质量8.2吨,其中仍旧有4吨的燃料,这些燃料主要用来给飞船变轨,加速和减速提供动力。

如果火箭采用直飞的方式飞往月球,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需要更多的燃料,同时难度更大。

现如今的运载火箭一般都是怎么把飞船送到月球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把飞船送到地球轨道,然后火箭飞船分离,意味着火箭的使命完成了,坠入大气层烧毁。不过此时的飞船速度并没有达到飞往月球的速度,怎么办呢?

为了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获得足够的速度,就需要利用地球的引力弹弓效应,通过不断绕圈变轨的方式提升速度。

经过几次兜圈之后,飞船的轨道越来越扁平,近地点与远地点的差距越来越大。

当近地点为200千米时,远地点的距离就可以达到40万千米,这时的飞船其实就进入了地月转移轨道,相当于飞到月球了。因为月球地球之间的距离大约为38万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正如刚才所讲,也可以选择不绕圈变轨,直接飞往月球,但需要更大的速度,要想增加速度就必须增加火箭燃料。但无论增加的燃料用在火箭上还是飞船上,都增加了起飞的质量,增加燃料的同时又必须增加燃料的储存罐,这其实是一个指数级增加。

到了月球之后,过程与离开地球差不多相反,利用月球引力来辅助反推减速,因此这个过程也需要围绕月球绕圈,这样就可以减少燃料消耗。而如果直接飞到月球表面,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无法使用摩擦力减速,也无法使用降落伞,需要完全依靠飞船发动机制动减速。

如此一来,就需要增加很多燃料,同时从距离月球很远的地方就需要刹车减速。这种飞往月球的方式注定要增加大量的燃料,得不偿失。

从技术难度角度来讲,直接飞往月球也很不划算,由于直飞的方式意味着起飞重量几乎成倍增加,不仅会大大增加发射成本,也会让发射的技术难度,危险系数等成倍增加。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考量,都是得不偿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是为什么一般的火箭发射,都会产生不断变轨,利用天体本身的引力弹弓效应来加速和减速的原因所在,相当于利用了原本就存在的大自然力量,省钱省事又安全,何乐而不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飞往月球的过程,与平时我们骑自行车爬坡的过程颇为相似。在爬坡之前,一般我们都需要有一个缓冲加速过程,获得一定速度之后才能轻松爬坡。

如果爬坡之前没有任何加速来获得速度,能不能爬上坡呢?当然也能,但需要很大的力量,还需要持续不断地力量才能爬上坡。

现在,你应该明白火箭发射探测器过程,为什么总是“绕圈子”了吧。看似“绕圈子”,好像走了不少弯路,实际上一直在“蓄力”。就像没有漫长冬季的不断蓄积,哪有美好的春暖花开?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