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哈尔滨洋溢着“以客为亲,以客为尊,以客为先”的崭新气象,仿佛“微微暖气”不间断地吹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冰城,北国名城哈尔滨的别称。冬日去冰城,潜心带着摄像机“访谈于民间”,在街头巷尾中直接感受、寻觅冰城“火出圈”的缘由。

那天上午11时光景,我们正在街头巷尾边走边拍。尽管有所预料,但时间一长,裹足了所有衣物的我还是感到了寒冷。好在陪同的市文联李震钧先生“变”出了四个暖宝宝,让我赶紧贴上。但零下20摄氏度的天气里,到什么地方去“安顿”贴身暖宝宝?我一眼看到斜对面有个小饭馆,三步并作两步地掀帘而入。应声出来的是老板夫妇:“吃饭吗?咱这儿有热腾腾的米饭、汤面、水饺,更有正宗的东北菜,随点随做。”面对这样“碰头彩”般的热情,再看看店堂内不少用餐的顾客,我们一脸窘相,边示意着手上的暖宝宝,边连连歉意:“不好意思,我们不吃饭,只是想借个地方贴一下暖宝宝。”两位主人依然延续着刚才的语调:“不吃饭没关系,我们给您安排地方,您踏踏实实地贴好暖宝宝。”这自然热情的表达,让我感动。当我贴好四张暖宝宝,跟饭店主人告别时,老板还递上热茶。两口下肚,我瞬间体悟到了巴尔扎克的那句名言:“一杯咖啡入胃,燃起一团火焰。”

出于体验、探究,我对矗立于冰城街头、公园、广场大小造型各异、鬼斧神工般的冰雕、雪雕作品格外关注,除了美学和生态价值,我还关注那些在极寒条件下的能工巧匠。第三天在中华巴洛克街区露天广场的两侧,我发现八位工匠正趴在三大块毛坯冰块上作业。在夹杂着微型机械和手工锤子、锯子、铲子与坚硬的冰块碰撞、切割声中,在滴水成冰、作业难度很高的极寒空间里,他们神奇地将一个个或写实,或写意的艺术形象雕刻成型。他们的头上,衣服上全是飞溅而来的冰碎子和粉末,小冰珠又结成了小冰凌,挂在脸上。这让我想到了前苏联作家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那本《雕刻时光》,眼前又幻化出了大型冰坯晶莹剔透、涅槃重生之美。

约半小时后,工匠们换班了,我也被冻得双手麻木,渐难自控,见身后有个木楼梯可通二楼室内灯光处,就蹑手蹑脚上楼。我推开门,20多位年轻人正安静地伏案工作。我的误打误撞与这个办公氛围非常“违和”。正欲退出,正对门的几张办公桌上同时有人抬头与我打了照面:“是游客吧,看您帽子衣服上全是冰碴子,快进来暖和一下。”话音刚落,一位小伙子搬来一把椅子放在暖气片边:“到这儿坐,这里有暖气……”这让我此行的体验感又一次“爆表”:我这个不速之客,不但没引起他们的反感,反而被待若上宾,莫非他们的待客之道已是习惯?

回想在哈尔滨几天,我听说了不少市民开着私家车自发、自费接送在冰雪交加的公交站候车的外地游客的故事,也看到有咖啡店店主热情为游客免费送上白开水,再叠加自己的经历,事虽小,足以见阳光,如此这般的点点滴滴回答了我和不少朋友萦绕心头的问题:冰雪依旧是这个冰雪,城市依旧还是这个城市,今年伊始的哈尔滨为何突然“天降富贵”“红火出圈”?

我想,城市理念的更新,政策的支持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来自市民以城市主人身份的自发热情参与,这来自四面八方“微微暖气”不间断地吹拂,使全城洋溢出“以客为亲,以客为尊,以客为先”的气象。

有道是:“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冰城只要将这股市民倾情投入的“微微暖气”持之以恒地吹拂下去,冰城冬季的超高流量,一定会变成四季的超高流量,形成一个长久品牌。(滕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