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清明节,2事莫做、3俗要守、4食要吃,尊重老传统,子孙福气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时间过的真快,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了,清明节是一个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也是一个思念亲人的节日,这个时候春雨绵绵、滋润万物,自然界呈现出一派春雨绵绵的景象,上面的古诗把此时的景色和人物描写得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还是一个传统的祭祀节日,它一般在农历的三月份,所以又称为三月节、踏青节、祭祖节等清明节的起初和寒食节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将寒食节和清明节合并成为一个节日,即现在的清明节。清明节自古以来就是比较受重视的一个节日,在民间,有2事莫做、3俗要守、4食要吃的老传统,寓意子孙福气多。那么明日就是清明节了,这些老传统具体说些啥?我们不妨来看看。

一,2事莫做

1,清明节莫串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明节是一个特殊的节日,在我们农村,这一天不能去别人家串门,更不能去别人家吃饭,因为在老人的眼里,这一天留别人吃饭的人家,是刚刚有新丧的人家,所以如果这一天,你贸然去别人家串门,别人会认为你是在触他们家霉头,所以这一天最好别去别人家串门。

2,清明节莫穿红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明节是一个庄严、肃穆的日子,是人们缅怀亲人的日子,这样的日子里,穿着一定要庄重,不能穿红色喜庆的衣服,这是对祖先最起码的尊重。

二,3俗要守

1,扫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扫墓,扫墓的时间最好在上午,也可以中午和下午去。但是最晚不要超过3点去,因为蓦地阴气重,3点过后太阳就要下山了,如果那时候去扫墓,也许会碰到不该碰到的事情。

2,踏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明节踏春的习俗由来已久,清明节一般是在4月的头几天,那时候正是风光无限好的时候,人们会利用这个假期,带上孩子和家人一起出门踏春,享受大自然的美丽,顺便带上孩子一起放风筝,挖野菜,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你会感觉心情特别舒畅,家庭关系也更加和谐!

3,插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明节插柳的习俗延续至今,民间有“忽见家家插杨柳,始知今日是清明”的说法,清明节插柳据说可以驱邪避祸,还有身体强壮的寓意。因为柳树是春季的应季树木,最先得到春天的气息,所以它象征着生命的力量。也因此,到了清明节这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插上柳枝,有的地方还有折柳、戴柳等习俗。

三,4食要吃

1,吃青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团是清明节必吃的美食,清明时节各种野菜相继上市,人们用野菜打成汁,拌入糯米粉中,再加入馅料包好蒸熟,就是一种时令美食。常见的做青团的食材有艾草、像麦草、泥胡菜、艾蒿、鼠曲草等,人们用这些野菜放入大锅中,加入石灰蒸烂,漂去石灰水,捞出野菜,就是用来拌糯米粉的清水,做出的青团亲嫩碧绿不泛黄。

2,吃田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清明螺胜似鹅”。清明时节的田螺,经过一个寒冬是休养,刚刚得到春天的滋润,慢慢爬出来,此时还没有生出幼子,是最壮硕、最好吃的时候。把田螺的屁股剪掉,放在大盘中放养一会,捞出来洗净后,放入锅中,炒至盖子脱落,加入调料炒匀,大火烧开,即可出锅。

3,吃鸡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以前,清明节还有吃鸡蛋的习俗,那时候的鸡蛋被称为“节蛋”,古人认为,清明节吃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另外,在古代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要吃冷食,煮鸡蛋是最好携带、营养最丰富,味道最好的冷食,所以,这个吃煮鸡蛋的习俗就延续至今。

4,吃春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明节吃春饼,是延续春天吃春菜的习俗,当时吃春菜叫春盘,里面放着萝卜、生菜、豆芽等菜肴炒成的合菜,再摊几张大饼,把它们卷起来即可食用,口感丰富,味道鲜美,特别好吃。现在条件好了,人们会用蔬菜和肉类炒好后,再摊好鸡蛋饼,卷着菜肴吃,味道就更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清明节的习俗,就分享到这里,朋友们,你们老家清明节有什么习俗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和爱喜一起分享,厨艺有限,请多多指教。

感谢大家的阅读,美食每天更新。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觉得有用的点个赞,欢迎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最后别忘了关注一下,我们明天再见。

本文由爱喜聊生活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