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桂芸是八大关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的一名基层法律工作者,得知要接受记者采访,她给记者准备了一份“见面礼”:一起调解案例。去年年底,一位70多岁的老人拿着2023年2月15日的《青岛晚报》,从浮山后赶到八大关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要见郑桂芸。原来,他和新处的老伴儿遇到了经济纠纷想请郑桂芸帮忙,那份报纸刊登的正是郑桂芸帮市民解难题的故事。这次见面,郑桂芸笑盈盈地说道:“好好聊聊!”

责任 干了一辈子群众工作

郑桂芸今年74岁,她的履历全在基层,在各个行业跟群众打了一辈子交道。2001年之前她在单位一直从事党群工作,有4年在基层组织接待来访群众。2001年内退后,来到法院干了15年人民陪审员,参加庭审千余场。2016年青岛市组建公共法律服务站,她作为最早的一批基层法律工作者一直干到现在,8年间办理了逾1000件市民咨询和调解,书写了31万余字笔录,并主要从事婚姻家事调解,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精选案例37篇,成为街道、妇联大讲堂的“教材”。

郑桂芸爱笑,幽默,精神矍铄,说话底气很足。“处理的案子没有大事,都是家长里短,主要是婚姻家事,面向八大关街道,也有不少管区外的市民找来,最远的能到黑龙江绥芬河。这里就是一个倾诉的地方,我的工作首先是倾听。”这是郑桂芸对自己工作的概括。

深耕 总结身边的典型案例

说起手写的31万字材料,郑桂芸说道:“退休前我主要从事党群工作,整理档案拿手。基层法律工作者在当时算是新职业,除了时间和精力要靠上,具体工作怎么开展没有标准,取决于个人的工作习惯。我会把来访人员的身份信息、事由、法律解答详情、回访情况都进行详细记录。当场没有解决的,无论多久都会做好追踪,就这样写着写着,写出了老百姓身边的典型案例。”为了编纂案例,郑桂芸在66岁时,从零开始学习拼音、练习打字。

2023年,一位11岁孩子的妈妈跳楼自杀,这位妈妈网贷了120万元还不上,自以为人没了债也就没了,便选择了轻生。当她的丈夫来到公共法律服务站咨询财产继承时,郑桂芸告诉他,选择继承财产意味着要先清偿妻子留下来的债务。男士哀伤地说道:“人没了,钱也没了。”“我在追悼会上看到孩子才11岁就失去了妈妈,痛心疾首,这就是不懂法的代价。”郑桂芸表示,只要走进社区大讲堂,这个案例必讲,以案释法,既是提醒大家理性消费,也是让更多人认识到生命的宝贵,避免悲剧的发生。

调解 把温暖送到百姓心坎上

小徐是即墨姑娘,考大学考到了黑龙江,毕业后便留在了黑龙江绥芬河,现在是高中数学老师,她的丈夫是小学老师。今年春节前,有一天小徐早上6时30分给郑桂芸打电话,认为自己留在黑龙江算下嫁,现在日子过不下去了,想离婚。郑桂芸并没有顺着小徐的脾气进行安慰,而是顶了回去,“说好听的你这叫追求完美,说不好听的你这叫‘太事儿’。” 郑桂芸跟小徐聊了很多关于婚姻的感悟和离婚后要面临的问题。快过年时,小徐带着丈夫和女儿一起回到青岛,她告诉郑桂芸:“婚姻里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感情、有爱、有责任和义务,现在明白了离婚只是一种短暂的解脱,但并不能解决根本性的矛盾。女儿还打趣说,我走到哪里她爸爸就追到哪里。” 郑桂芸回复:“这是人家的诚意,你要学会优雅地转身。”

郑桂芸向记者讲述了好几起婚姻家事纠纷调解案例,即墨姑娘远嫁黑龙江这例是其中比较“柔和”的。还有结婚3年孩子都2岁了,丈夫要求丈母娘家退还彩礼,还有夫妻家庭地位不平等导致忍受20多年的“温吞婚姻”和家庭暴力。郑桂芸说:“婚姻关系首先要对等,每个人在婚姻生活中都要有尊严,不能一方把另一方踩到脚下。婚姻也不是依附,如果一方过于强势而威胁到婚姻,则另一方必须经济独立,只有经济独立才能争取到婚姻中的独立人格。婚姻是长跑,尤其要避免‘家里安静得针掉地上都能听到声音’的冷漠。”

感悟 追求幸福的脚步永远在路上

王女士弹得一手好钢琴,但却不懂法。一天早晨6时多,王女士找到郑桂芸,说她丈夫三年没回家了,昨晚回来让她签了一份委托书,起因是王女士查出脑癌,近期要动手术。郑桂芸让王女士的弟弟把委托书和身份证追了回来,委托书上的内容是王女士委托丈夫全权处理家庭财产。王女士在房产交易中心查询得知,家中一套房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被抵押,委托书如果不及时追回,第二套房子也将被抵押出去,郑桂芸为王女士请来律师,打赢离婚官司。王女士向郑桂芸连连致谢说道:“我就像做了一场噩梦,从梦中惊醒,卸下了千斤重担一身轻松。”

36年前,年少轻狂的李伟(化名),把小刀架在看门大爷的脖子上,抢来了4元钱,结果被以抢劫罪判刑3年。出狱后他一直想不开,便拿家人出气,他爱人找到了郑桂芸诉苦,说自己这三十多年,过得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郑桂芸在法院参与了15年的庭审,目睹了很多年轻人以身试法,“验证”冲动的代价。郑桂芸告诉李伟:“你的案子经过了刑侦、审判,司法程序合规,在司法审判过程中权益也得到了保障,你就应该服从法律判决。”已经57岁的李伟哭了,决心改头换面、不再折磨家人。后来,他爱人告诉郑桂芸,李伟找了一份看大门的工作,遵纪守法、自食其力。

“相见恨晚”是多数求助者向郑桂芸说的感谢语。在人生迷茫时,能有人及时拉自己一把,是幸运的。经历了长年累月的“挫折”,经人“点拨”后拨云见日,虽然感慨有点晚,但透彻的领悟也会令人愈加珍惜往后余生。面对感谢,郑桂芸哈哈一笑:“不晚,追求幸福的脚步,永远在路上。”

来源:青岛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