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

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对上一次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召开5年来的发展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中部区域经济总体平稳,创新发展动能不断增强,产业基础明显改善,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中部地区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上”。

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这是中部地区在我国发展全局中的定位。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资源要素丰盈、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人口约占全国四分之一,经济总量近年来稳定在全国21%以上。中部地区是缩小区域差距的突破之地,是扩大内需、提升开放水平最具潜力的区域,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有利于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部全面崛起,能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助于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为全国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能够有力支撑全国新一轮全方位开发开放,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空间由沿海向内陆地区拓展,加快形成东中西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新局面。因此,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中部地区要全力撑起中国发展版图的“脊梁”,彰显历史的责任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要切实研究解决。”从外部环境看,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地区热点问题频发,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国际循环存在干扰。中部地区人口多,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公共服务仍有不少短板。中部地区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对资源、劳动力要素和投资驱动依赖较重,产业升级、动能转换等难度更大,城镇化率依然偏低、质量不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仍待提高,制度性约束因素依然较多。

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完备的供给优势、高素质劳动者众多的人才优势,促使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快壮大,发展内生动力不断积聚,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依然保持不变。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正释放新动力、激发新活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实施拓展了中部崛起的新空间,使中部崛起在我国新经济发展和新一轮全方位开发开放中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中部地区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综合实力、内生动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到2035年,中部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产业整体迈向中高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要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中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教育科研资源,人才优势明显,产学研融通创新条件良好。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占全国比重分别达27.3%和17.8%,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坚实的基础。要坚持先立后破,在不断对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的同时,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要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中部地区有广阔的纵深腹地和宽厚的产业基础,对产业梯度转移有很强的承接能力。因此,一方面要密切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对接,借助外力推动;另一方面要加强长江经济带的省际合作,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水平,强化内生驱动力。

要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中部地区要素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地理空间四通八达,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最具优势的枢纽区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良好试验田。因此,要率先在深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各种生产力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中取得实效;在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韩民春,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湖北省委会副主委、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来源: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