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曾因“百日誓师热血演讲”遭遇攻击与质疑的女孩符文迪,如今怎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符文迪在誓师大会上进行演讲。(图片来源:微博@北京青年报)

近日,“青年人大”微信公号刊文《百日誓师后,她如何走出舆论场的风暴眼》,介绍了她去年高考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后,走出网暴阴影,并投入全新大学生活的历程。

高考结束后走出考场的符文迪  图片来源: 青年人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考结束后走出考场的符文迪 图片来源: 青年人大

“没有人是生来的弱者,没有人是命定的草芥。我们可以不成功,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后悔。凌晨6点的校园真的很黑,但600多分的成绩真的很耀眼……”2023年2月,在湖南桑植县某中学举行的高考冲刺百日誓师大会上,符文迪的发言因热情激昂冲上热搜。部分网民恶语相向,有的指责她“表情狰狞”“用力过猛”,有的嘲讽她是“鸡血卷王”“进了社会啥也不是”。

正如符文迪所说的:“他们可能不够理解我的处境和价值观,我们完全是不同生命阶段的两个人,悲喜并不相通。”事后来看,也许小姑娘的演讲不够完美,甚至显得有些“用力过猛”,但那就是一个未经世事的高三女孩希望努力上进,通过拼搏站上更高平台的质朴模样。特别是在当地教育资源相对有限,高考是学生向上流动重要阶梯的情况下,女生在冲刺阶段作为代表发言,一时激动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该被过度指摘,甚至网暴嘲讽。

如今,面对符文迪以高分进入人大学习的结果,不少网友直呼,这是对键盘侠们最好的回击和“打脸”。不过,对符文迪而言,这一成就的意义,显然不止于“打脸”。人生的选择,从来不是为了向谁证明什么,而是要对自己负责,把人生道路走得更加开阔。对历经高考竞争、从人堆里“拼”出来的年轻学子而言,在大学的象牙塔里自由探索、接触知识与社会的更多面向,才能作出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生选择,找到值得为之奋斗的方向。

毋庸讳言,在特定的环境下,不论是符文迪还是其他学生,在高三阶段都容易把高考分数作为最高目标,其视野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局限性。到了高等教育阶段,不妨试着走出过于紧绷的状态,去了解不同学科领域,探索自己的兴趣之所在,并学会从学术的视角剖析社会现象,丰富自我认知。

据报道,在新闻学院的专业学习中,符文迪就对网络舆论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在意识到网络舆论的不定向性和突然的舆论转向都是常态后,她开始更加理性地看待网民们对她的误解。沿着这些思路,她还可以基于这一经历找到更多研究支点。比如,网暴乱象折射出怎样的社会心理?如何通过立法、平台约束等方式,进一步治理网暴行为?对于被网暴者,怎样提供更人性化、更加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这些议题,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社会意义。

另外,在回首去看去年那场演讲时,也有很多社会现象值得探讨。例如,一些网友口中“过于重视成绩”的人生观背后,有怎样的形成机制;如何帮助来自偏远地区的学子更好融入大学生活,做好职业规划,避免因视野局限、文化资本和人脉关系缺失等带来的失落感,等等。

其实,这种退后一步,站在客观视角理性审视自我和他者的能力,正是知识赋予的力量。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人类学家项飙所说的“把自己作为方法”,即从个体经验切入,追索一系列超越自我的社会性问题。

人生终将继续,希望勇敢走出舆论风暴后的符文迪,会在校园多元思想的碰撞中,在自由而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中,发现更广阔的世界,活出更舒展的人生姿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日誓师大会即将开始,同学们走过成功门。(图片来源:符文迪)

撰文/任冠青

来源/中青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