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柒柒 图|柒柒、西瓜籽

“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清华的,在麻将馆,就碰到了三个。”

正笑着跟我聊天的西瓜籽是长沙一家日本麻将雀庄的老板。周五晚上,雀庄里只有一个包厢暂时空着,大厅和其他包厢都已坐满。

不似其他麻将馆里的嘈杂喧闹和烟雾升腾,这里大厅的电视机正放着竞技麻将职业联赛M.League的转播,气氛有说有笑,间或有人指着选手和手牌讨论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麻将也叫立直麻将,虽然在国内算是一个相对小众的麻将类别,但由于它特殊的规则,尤其是竞技性,同时随着充满二次元风格的雀魂游戏、影视动漫的流行,还有成熟的职业赛事,日麻逐渐在国内发展出了越来越多的受众。

#女大学生上午就过来打麻将

近两年,长沙也逐渐形成了小众但稳定的日麻玩家群体,其中高校学生党在目前的立直麻将玩家团体里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几乎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日麻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沙线下日麻团队赛合影

“全国高校日麻比赛里,清华大学最厉害,是上一届的冠军。在湖南,中南大学算发展最好的。”

90、00后年轻人受二次元和网络流行文化传播影响大,很多年轻玩家是因为雀魂麻将游戏和麻将动漫入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动漫《天才麻将少女》,讲述少女喜爱麻将,为了进军全国,努力奋斗的故事

“《天才麻将少女》是我玩雀魂的契机。”正在读大二的糖糖说,以前感觉麻将就是大人玩的,用来赌博和娱乐的东西,在看了《天才麻将少女》后,发现很热血很燃,不同人之间都有各自独特的技能在牌桌上碰撞,非常有竞技性,有魅力,就此入坑。

相比较于国内麻将各地玩法规则不一样,国标又入门太难,88种番,33种8分以下的凑番小番,让人望而却步。日麻虽然也有种种弊端,但入门简单,知道几个番就可以打起来。只不过入门之后,各种规则限制使得精通起来有难度。

在受二次元洗礼的年轻人心中,日本麻将合理科学,竞技性强,娱乐性强,易普及,“起码不会因为打川麻还是长麻的问题先争上半天。”

玩了一段时间线上雀魂后,糖糖开始找到学校同好一起想尝试线下的立直麻将,“今天到了现场连摸牌的顺序都不知道,但很有意思,哈哈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玩日麻后,基本不会再打二五八了

虽然日本麻将在大学生中普及比较广,但其实真正来线下玩的主力群体仍是已经工作的社会人士,金融、医科、建筑行业的比较多。

西瓜籽之前打长沙麻将打了很多年,接触了日麻后,再也没打过长沙麻将了。“我一直觉得长沙麻将太简单了,可以无脑打,就觉得没味。”

西瓜籽是常德妹子,会打跑胡子,日本麻将里很多规则和跑胡子是很相似的。例如振听:打过的牌就不能和别人的炮了,以及和牌需要够番数等等。

“我觉得每个地方的麻将规则和本地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长沙人性格比较急,打长麻的长沙人,会觉得日麻没味,因为太慢了。而日麻玩家打得很慢,打得很细,因为要想防守,不能点炮,每一张出牌都要想,很多长沙人觉得还没有“激情开骰的那一下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0后长沙伢子小周和老婆范婷,便是一个日麻玩家和一个长麻玩家的结合。

小周一个星期有五天过来玩日本麻将,他觉得日本麻将变化多,规则统一,“有策略性,可以思考一些东西。”而长麻就是一个纯赌博的游戏,运气成分很大。

而日麻,虽然也有运气成分在,但规则和设计会降低运气成分的影响。因而玩家会系统性地去学,去讨论怎么打会更好,会去想怎么把牌做得更大之类。有思考,有技巧,有方法。

而且小周所在的金融行业玩牌的比较多,日麻和德州一样成为了一种社交货币。

“玩长沙麻将我可以打十几个小时不会累。”范婷高声笑着反驳,两者的爽点根本不一样。

他们俩求同存异的结果是在同一个雀庄,一个在包厢里玩日麻,一个在大厅玩长麻。

“立直~”

麻将机突然传出一声软萌的日语语音播报。

西瓜籽介绍说这是日麻里的独特规则,用来宣告全场玩家自己已经听牌的行为,进入立直模式时,需要祭出1000点分数的点棒一根作为贡品,将这根点棒放置在计分板的前面。但输掉本局,被其他家玩家和了的时候,这根点棒会被别人当战利品收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是全世界最贵的日本麻将机,日本M-League比赛用同款,自动配牌,自动翻宝牌,丢点棒自动发出立直宣言,售价五万,从日本漂洋过海过来的。

原来长沙没有这种日本专业的这种麻将机,爱好者们想各种办法,例如用红胶布贴出“红宝牌”,没有筹码的时候,用手工记,等等。

和小周同桌的大龙是湘雅的医生,接触日麻有四年时间了,之前都是线上玩雀魂,回长沙工作之后,才开始玩线下。大龙一般周五晚上过来玩,因为周末他通常是上48小时连班。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不会打二五八。”大龙喜欢重逻辑思考的游戏,老家里玩的转转和红中麻将,他是一点都不喜欢玩。

“其他麻将没有防守。”他突然憨笑起来,“日麻,我知道有防守这个东西,但是我一般不防!”

#麻将的商业化和职业化

“玩这个的很多都是高学历。”西瓜籽往旁边一指,“喋,大佬帆哥就是90年代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啦。”

西瓜籽口中的“大佬”“牌王”——张帆,是马桶哥的初中同学,曾获得过2002年全国竞技麻将大赛冠军,在2008年澳门世界麻将大赛中,进入了十六强,马桶哥还专门写过他()。

70后的帆哥穿着一件深色夹克衫,坐在大厅,端着一杯贴了6号的透明杯子喝绿茶,和周围的年轻脸孔隔了辈分,“玩日麻的都是年轻人,要喊我叔了。”

帆哥从去年开始玩日本麻将,但大佬帆哥打日麻也并不总赢。

国标麻将七分靠技术,三分靠运气,而长沙麻将正好相反。

再把日本麻将和国标麻将比较起来呢,那国标是进攻麻将,日麻是防守麻将,最难的是攻防判断。“我是一个竞技性选手。享受的是竞技本身的乐趣和兴奋感,不是赌博,也不是输赢。”

“中国在1998年推出了中国竞技麻将比赛规则。”想把麻将职业化,这也是中国第一部由官方制定的麻将“国标”,但直到今天,到现在都没有推动起来。

帆哥在全国国标麻将排行榜排行第6名,如果国标麻将实现职业化的话,那他作为排行榜的前50人、100 人是可能发展为第一批职业运动员储备的。

帆哥略带遗憾地说:“麻将虽然起源于中国,但全世界只有一个国家——日本存在这项运动的职业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转播的最成功的日麻商业联赛:M-League

说到“打麻将”,多数人都会联想到大叔大妈或赌博,但日本的职业麻将完全是另一回事,他们设立专业联盟,安排不同比赛,并授予职业选手“雀士”的正式段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桶哥喜欢的日麻职业选手,中日混血的冈田纱佳

“日本麻将能够明确高手和低手之间的等级差距,它能体现一个专业水准和大众水准之间的差别,技术鸿沟是能够产生的。”帆哥说,再加上娱乐性和运气,这项活动就好玩了。

据西瓜籽估计,长沙的日麻玩家群体也就千把人,线下雀庄有六家左右。兴趣相投的年轻人聚在一起,有的成了生活中的朋友,有的去年国庆牌桌上认识,半个月谈爱,后来闪婚,现在都已经怀孕了。

“那个男生接她的炮,她就哭脸。”西瓜籽现在回忆起来,还觉得那一对相识的画面特别有意思。

在西瓜籽的经验看来,只要是一起玩竞技麻将的,不管是恋人还是朋友,基本上很难很难再分开,“因为你很难找到一个志同道合,两个人都玩这个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柒柒

一个喜欢写故事的湘妹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