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2024年4月3日7时58分在中国台湾(北纬23.86度,东经121.62度)发生7.4级左右地震,最终结果以正式速报为准。

看到新闻之后,我马上打电话问候了我们台湾分公司的同事,同时反馈都被吓坏了,很多人还在睡梦中,被摇醒的!

根据同事现场反馈,目前台中的损失较轻,花莲比较严重,现场宛如战场,桥梁断损,部分房屋倒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的现场情况:

根据官方媒体报道,目前现场受影响的人数较多,如下图,多处桥梁,山体,房屋受损,连最著名的龟山岛也断了一部分,另外,据报道,震区各超市,地铁均受到影响,具体情况待官方公布后,我再进一步更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部分读者对7.4这个数字没太深层次的了解,分不清楚等级的危害程度,接下来我详细阐述一下关于地震的各方面知识:

一:地震等级如何划分?

地震等级的划分主要依据震级大小来划分,共分为九个等级,由小到大依次为:超微震、弱震、有感地震、中强震、强震、大地震、巨大地震、超大地震和无法估计震级的地震。

其中,弱震是指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有感地震是指震级大于或等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的地震;中强震是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强震是指震级大于或等于6级、小于8级的地震;大地震是指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地震。

另外,根据震动性质不同,地震可分为天然地震、人工地震和脉动三类。其中,天然地震是指自然界发生的地震现象;人工地震是由爆破、核试验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面震动;脉动是由于大气活动、海浪冲击等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经常性微动。

了解地震等级的划分有助于个人和家庭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地震对生命财产的影响。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提高社会的抗灾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如何预防地震?

预防地震的主要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房屋坚固性:加固梁柱,墙壁,可将牢固坚实的书架靠墙放置,还可考虑增加梁柱以达到增强巩固性效果。同时,每个房间都应设置一块没有东西可以砸到您的相对安全地。

2. 储备应急物品:预备一些罐装食品,瓶装水,防尘口罩面具,手摇电筒,袖珍收音机等。同时,要教会家庭成员必要的地震安全措施和逃生技巧。

3. 制定家庭防震计划:排除室内高处的悬吊物,柜子上、木架上垂直摆放的物品,改变其摆放位置和方式,使其不易震倒伤人。同时清除一切易燃易爆物品。床要搬到离玻璃窗远一些的地方,窗上贴上防碎胶条,防震用具包放在容易抓取的地方。

4. 避免在高楼或大型建筑物附近停留:在户外时,应远离建筑物、大树、高压线等空旷场所。如果在车内,应慢慢行驶到空旷地直到地震结束。

5. 保持镇静:当地震发生时,应立即下蹲抱头卷曲,利用一些坚固的防护工具,如坚固的座椅。同时远离书柜、衣橱等容易砸伤的家具。如果在床上,应呆在原地,用枕头保护好头部。

预防地震需要个人和家庭提高警惕和意识,采取必要的措施和行动来减少地震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同时,也需要社区和政府层面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和推广,提高整个社会的抗灾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楼板房怎样抗震加固?

楼板房抗震加固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增加模板截面。这种方法可以增加楼板表面和楼板底部,以提高施工的稳定性和抗裂性,从而发挥加固效果。

2. 粘贴碳纤维布。碳纤维布具有耐腐蚀、重量轻、承载力强的优点,可以加强房屋的抗震性能。碳纤维布需要按照地板的方向粘贴在拉伸部分。

3. 粘贴钢板。这种方法需要用粘合剂粘合钢板和混凝土结构构件。钢板是一类弯曲的构件,可以增加楼板房的承载力和抗破坏性,从而起到加固作用。

4. 面层或板墙加固。可以在墙体的一侧或两侧采用水泥砂浆面层、加筋网砂浆面层或现浇混凝土板墙加固。

5. 修补灌浆。采用压力灌浆法修补开裂墙,采用注浆加固砌体砂浆饱满度差或砌体砂浆强度低的墙体。

6. 拆砌或增设抗震墙。原墙强度过低或损坏严重,可拆除重砌;重砌和增设抗震墙的材料可采用砖或砌块,也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

7. 包角或镶边加固。用型钢或钢筋混凝土在柱、墙角或门窗洞边包角或镶边;柱和墙的堆垛也可用现浇混凝土套加固。

8. 外加柱加固。应在墙的交界处使用混凝土结构柱,这些柱应与环形梁和拉杆相结合成整体,或与现浇混凝土建筑物和屋顶可靠连接。

9. 支撑或支架加固。对刚度差的房屋,可设型钢或钢筋混凝土的支撑或支架加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地震发生后,应该怎么办?

地震发生后,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 尽快撤离危险区域:立即离开房屋、建筑物、山边、崖边等危险场所,寻找开阔地带避难。切勿使用电梯,以免被困。

2. 寻找安全的躲避地点:如果无法离开危险区域,应该尽快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躲避,例如结实的桌子底下、床下、墙角等。同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3. 保护好头部和颈部:采取防护措施,如用双手护住头部和颈部,避免被掉落的物品砸伤。如果有可能,应该找到一个头盔或者背包等物品来保护头部。

4. 不要使用明火:地震后可能会引发火灾等次生灾害,不要使用明火,要尽量保持低姿,并用湿布捂住口鼻,以减少吸入有害烟雾。

5. 尽快联系救援人员:在地震发生后,尽快与当地的救援部门联系,告知他们自己的位置和情况。如果有条件,可以使用手机或其他通讯工具进行联系。

6. 保存体力: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尽量保持体力,不要过度消耗体力。同时,要注意保暖和防晒等问题,保持好心理状态。

总的来说,地震发生后,要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尽快脱离危险区域,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提高社会的抗灾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哪些类似地震灾害?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多类似地震灾害,其中一些比较著名的是:

1.. 日本关东大地震: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了一次7.9级地震,造成14.3万人死亡或失踪,数十万人受伤。这次地震对日本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2.. 印度洋海啸: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区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海啸,造成近30万人死亡或失踪,数十万人受伤。这次海啸对印度洋沿岸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这些类似地震灾害都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应对地震灾害,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