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知道为啥欧美这些国家的所谓红海护航舰队为啥连“拖鞋军”都打不过了,因为表现实在是太拉胯了。

据荷兰《海洋船舶》4月2日的报道,根据一段庆祝胜利的视频显示,过去一段时间一直在红海执行任务的丹麦艾弗·惠特费尔特号护卫舰在执行任务时突然遭到来自也门武装力量的四架无人机袭击,在成功将其全部击落后,目前已经返回了母港科索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战绩,但丹麦网站 Olfi 根据护卫舰指挥官泄露的信息得知,其实这趟任务并非“凯旋”,而是出现了严重的技术问题!

什么问题呢?

1、船上的雷达观测系统和战斗管理系统衔接发生了半个小时的迟滞,也就是说,从发现来袭无人机到自动提醒反击时间已经过去了 30 分钟!

2、战斗管理系统和垂直发射系统也出了问题,所有垂直发射系统无法打开,导弹无法出膛!

最后,船员们只能用船上仅剩的两门 76 毫米火炮瞄准这些无人机将其击落,但更令船员们震惊的是,有一半炮弹在离开炮管后不久就爆炸了,报告中称,“一半的炮弹没有对敌方目标造成任何影响”。

船上的两门火炮其中一门射速为每分钟85发,而另一门可达到每分钟120发。而威胁每次只有一架无人机。可能正因为如此,尽管有一半的炮弹甚至没有接近目标,舰船还是成功地击退了攻击。

幸运的是,没有炸膛。

幸运的是,都击落了。

幸运的是,四架无人机不是同时来袭的。

简单归纳总结就是:雷达没起作用,导弹发不出去,炮弹一半是“臭蛋”,但丹麦人运气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丹麦军方对此展开调查,发现是船上的两部荷兰 APAR 雷达和丹麦 C - FLEX 战斗管理系统( CMS )之间的问题导致该舰无法发射 ESSM 导弹。船上指挥官称,问题是由“象征性问题”引起的,但具体原因不明。

那么 76 毫米火炮炮弹在没击中无人机之前就爆炸这件事是怎么回事呢?

指挥官解释称:船上的炮弹最少都有30多年的历史,它们都加装了“2005近炸引信”[旨在靠近目标引爆的引信],但事实证明这种引信似乎并不适合实战。

在 Olfi 公布的一份解密后的北约电文中,丹麦护卫舰指挥官对于这次的红海护卫之旅表达了沮丧之情。

由于安装了荷兰的雷达,荷兰方面对其检查后提出这些雷达实际上是为火炮安装的,不知道为何艾弗·惠特费尔特号却将其用于防空。在丹麦人提出德国人也这么干却没问题以后,愤怒的荷兰人表示:“你们的软件没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根据另一份报告显示,今年2月26日,同样安装了荷兰人雷达系统的德国护卫舰黑森号也是在红海执行“利剑卫士”任务时发现一架不明无人机,在与盟军指挥部协商后决定发射导弹。但事后证实,这其实是一架美国的 MQ -9。

更有意思的是,虽然那是一架错误被识别的美国无人机,但幸运的是德国人的导弹也没有击中目标。

当时德国海军的声明称:“导弹未能到达目标。根据初步评估,这是护卫舰上的一个技术故障造成的。故障很快就被发现,并能立即排除。所使用的武器系统链没有任何缺陷”。

好吧,荷兰的雷达是“瞎子”,丹麦的炮弹是“臭蛋”,德国的导弹发出去也打不到,怪不得这么久的联合巡航行动连个也门都搞不定。

毕竟,导弹、雷达和舰炮都有问题,舰艇又很容易受到攻击。尤其是在面临也门无人机和“自己人”巡航武器联合攻击的情况下。

也就欺负“拖鞋军”手里实在没啥好玩意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