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艘船模的主体基本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制作机舱、桅杆等细节部分,全部完工还需要十天时间。”张金堂介绍说。走进张金堂的“工作室”,满眼都是制作船模所需的各种工具,工作台上摆放着最新的作品。这几年,制作船模几乎占据了他全部的闲暇时光。
张金堂今年67岁,南排河镇东高头村人。他的父亲是一位木匠,他从小便看着一根根木头在父亲的一双巧手下变成桌椅板凳等各种家具、摆件,而父亲制作船模的手艺更是在十里八村都十分出名,当时还有人专门来和父亲学习。
十八九岁时,张金堂成为一名船员。“当时的造船技术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渔船基本是木船,但它却给了我很强的安全感。”张金堂说。虽然仅有短短两年“船龄”,但海上打渔,于渔船日夜相伴的亲近感却始终留在了张金堂的记忆中,久而久之如一颗种子埋在张金堂心中。他想像父亲一样制作出一艘艘精致的船模,但忙碌的工作、养家的压力却让实现这个想法的时间推了又推。
退休后,张金堂在码头上经营了一家渔需店,日子过得才轻松惬意起来。每天在码头上看着一艘艘渔船靠岸、驶离,张金堂制作船模的想法又重新被点燃,妻子给了他全力支持,主动揽过了看店的任务,让张金堂能抽出更多时间制作船模。他专门整理了一间门市房作为自己的“工作室”,又添置了许多工具。那段时间,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工作室”内,沉浸在叮叮当当的工具碰撞和手工打磨声中,一做就是大半天。
“船模讲究等比例缩放,下海的船上是什么构造,有什么装备,船模上也得有什么,不能只是简单的一个船壳。”张金堂说。当过船员的他对木船的构造了然于心,但要将船模做得精美,还需要对整体造型到各个部件的尺寸进行整体把控,舱、帆、舵、锚……各种零件数合计百个,每个零部件都要精雕细琢,不允许有一点小瑕疵,制作过程十分复杂,对手上功夫要求极高。
前后耗时三个多月,张金堂还算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首个作品,然而看着成品,张金堂却不是十分满意,虽然形状、构造都和木船一样,但却不够精美,为此,他特意找来多位本地的老渔民为他的船模挑毛病,给建议,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好的船模除了大小和真船不一样,其他的地方都没有差异,因此哪怕一道工序做不好,都会影响整体观感。”张金堂说。从那之后,他又购进了许多专业工具,买了许多适合做船模的红花梨木头,不断打磨手艺,随着制作技艺的不断提高,张金堂制作的船模也越来越精致,渐渐地有人上门求购船模,供不应求时还需要“排单”。
“这是最满意的一个作品,船长近两米,船上的桅杆、帆布都是可以摆动的,舱门也可以自由开关,就连船上的信号灯也都是按照真船的红绿两色可亮。”张金堂指着一艘已经完工的红帆船说。
如今,已经做了七八年船模,张金堂也算是南排河镇小有名气的船模手艺人。他说自己现在还有两个心愿:与时俱进,尝试制作航母模型;还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学习制作船模,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黄骅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 亚平 刘震
编辑 | 张孟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