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交错纵横的胡同里,四合院勾勒出北京独特的城市肌理。马上就是清明假期了,你打算逛逛四合院吗?让我们一起了解四合院的结构,回望这些院落、这座城市,和这个国家过往的历史变迁。

本文字数:1249字

阅读时间:4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人亲切地称四合院

“四合房”,

合院遮风避雨,藏风聚气,

中国人久居其间,

塑造出世代相传的家庭理念

——家和万事兴。

敞亮的院子,

宽敞的正屋,

秀丽的垂花门,

和灵巧的厢房组成的

一方精美天地中,

北京人几百年来的日常生活,

散发着经久不息的魅力。

按顺序点击下方图片

带您了解四合院

SVG布局的工具条上可以设置动画各种参数
同时可以设置宽高比,达到SVG层和布局内容的完美对齐

自元代以来,

无论是风云人物、文人学士,

还是王公大臣、富商巨贾,

都曾或长或短地

住在北京四合院中。

了解了四合院的结构后,

不如和小布一起,

到这些王府遗存、名人故居

和博物馆里,

回望这些院落、这座城市,

和这个国家过往的

历史变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合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恭王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上,北京私家园林建筑

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王府花园

和一些达官贵人的花园,

保存至今的王府花园醇王府花园

可园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雍和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北京的寺院中,雍和宫独具特色。

与一般寺庙不同,

这里的建筑格局

仍然保留了王府的规制。

除万福阁外,

在雍和宫长约400米的中轴线上

还依次排列着七进院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四胡同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四往南,穿过几条胡同,

拐进一条僻静的小街,

即“内务部街”。

虽说叫街,

其实不过是一条胡同,

胡同的原名叫“勾栏胡同”,

后来因为清朝将内务部设在这里,

人们改称其为“内务部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宣南文化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的北京城内,

古老的四合院藏于深巷之中,

寻寻觅觅,

找到可以亲身进入的几处,

总会令人欣喜,

院内老北京的旧日情怀尚有余温,

似乎触手可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鲁迅故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步入鲁迅博物馆宽敞的大门,

穿过横跨东西的藤萝架,

左边有一个汉白玉石拱形圆门,

圆门的横额上写着

“宫门口西三条旧址”

几个端庄秀丽的鎏金楷书。

走进拱门,前行数步,

会见到一个小小的黑色双扇院门,

这就是鲁迅故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舍故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舍一生住过很多地方,

很多城市都建有老舍纪念馆,

在北京老舍故居基础上

布置的老舍纪念馆

无疑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处。

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里已经成为北京的文化符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是一座卧虎藏龙的城市,曾经居住在旧院中的人物,曾经发生在古宅里的历史事件,至今仍深刻影响着这座城市,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走进那些充满故事的宅邸、 院落,所感知的历史分量和文化内涵截然不同于阅读书籍时所得,也能让更多的人更为直观地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也许,这正是北京大力推动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合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温馨提示:具体开放时间,以官方发布为准

您最想参观哪个四合院
您和四合院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本文来源:北京发布。原文见《北京》杂志2024年第3期。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读城 | 南锣鼓巷雨儿胡同—新老共生,景社共融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规划科普 | 四合院,是什么?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科普 | 景德镇的废瓷去哪儿了——看不见的城市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