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3581位真人故事

我是Jim不在硅谷,今年35岁。我有多个身份:一家营销平台CEO,AI助手创始人,中文播客主播,中文十级的硅谷小伙。

我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硅谷,是土生土长的硅谷人,现在我在中国已经生活了14年,中国是我创业故事的起源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2023年在上海参加活动时留影)

硅谷是高科技企业云集的圣塔.克拉拉谷的别称。这个名字的由来就是圣塔.克拉拉谷周围全是大山,中间是一个谷;而且圣塔.克拉拉谷最早是研究和生产以硅为基础的半导体芯片的地方,因此得名硅谷,所以这也算是一个可爱的外号吧。

我家里有爸爸妈妈,还有哥哥和我。我们家三代人都搞科技,爷爷在某M公司做机械工程师;爸爸在某普公司做营销;妈妈最初也在硅谷工作,为了照顾我们,她做了全职妈妈;哥哥在某书做产品经理。

我在硅谷长大,小时候的很多朋友都是亚洲人,或者第二代、第三代就是移民到美国的一些亚洲人下一代的孩子。

我接触到的大部分中国人都讲粤语,我用很烂的普通话很难跟他们沟通,因为我当时的语言能力很有限。

8岁时我的生日派对我是唯一的白人,其余全是亚洲人。所以我对亚洲文化,还有中国文化都很感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婴儿时期的我在美国硅谷家中)

美国的家长不会给孩子强加很多学习的压力,我的父母思想开明,家里的氛围很融洽和谐。因为爸爸的职业关系,他有机会去德国、俄罗斯工作、留学,所以爸爸会说三种语言:俄语、法语、英语。

爸爸认为学习多种语言可以打开人的眼界,还能有更多的工作机会。

爸爸鼓励我学好中文,爸爸认为中国的历史博大精深,学好中文用处特别大。14岁时,我在一所全是男性的高中读书,恰好学校开设了中文选修课,我受爸爸的影响,选修了这门课程。

大学我在波士顿学院就读英文文学专业,同时我继续学习中文。

2009年大三的时候,学校刚好有一个交换项目,21岁的我将在北京大学做交换生。

辞别家人和朋友,怀着期待,我不远万里来到了中国北京。时值北京的秋天,秋高气爽,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被我遇上了,我像是穿行在五彩的画卷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1年13岁的我在美国硅谷家中)

北京申奥成功,北京的街头悬挂着很多宣传海报,能够让人感受到浓烈的喜庆。作为一个学了六七年中文的美国大学生,我觉得北京是一个有潜力的城市,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如果你有强烈的意愿想留在北京做事,就一定能找到机会,这一点是非常吸引我的。我觉得来北京做交换生来对了。

虽然我在美国学中文已经有一段时间,其实我只学到了中文的皮毛。我发现在课本学的中文跟日常口语有很大的差距,中文真的是太深奥啦,要学习很多口语,要花很长时间,你才能和中国人交流稍微对得上话。

一个学期的交换生活结束后,大四的时候我回到美国波士顿学院继续我的学业。虽然在中国做交换生时间很短,但是我知道这次中国之行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改变了我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6年哥哥参加我的高中毕业典礼)

大四我在美国波士顿觉得很无聊,没意思。波士顿有一个唐人街,我经常去吃中餐,跟唐人街的人互动,练习中文,这时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在中国我还没玩够,还没有学够,我要回到中国,深入了解中国,我要在中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2010年大学毕业,我再一次来到了中国,这次是我彻底从美国搬回中国,我回到北京,从 2010年到 2018年都是在北京生活。

在中国我个人的体验是非常好的,我有很多的中国朋友,包括之前学校的老师,他们对我都非常友善。

我喜欢西餐和中餐,中国的食物种类繁多,每个地方都不一样。我在北京待了很多年,比较偏向北方的食物,像北方面条,煎饼、北京烤鸭、豆腐脑这些我都很喜欢。

我在北京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给一个生产手机的公司拍宣传片。后来,我在一个快消品公司,做视觉媒体运营和食品制作。这两家公司都是西方的公司,都想要进入中国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9年在北京大学做交换生时留影)

2011年朋友们鼓励我做一个网红,鼓励我自己出镜,对着镜头说话。

原本我是一直站在摄像机后面拍视频,我的中文还比较流利,我的很多朋友认为这本身是一个优势,一个美国人能把中文说得这么溜,他们都鼓励我建立自己的账号。

其实我一直在犹豫,不想做这个事情,后来觉得这个世界在变化,视媒体的重要性越来越强,所以我就决定尝试做一个网红,成立一个账号做视频,向大家展示自己。

2013-2014 年我被一个总部在英国的广告公司招聘了,他们想要在中国成立一个办公室,我作为这个区域的负责人,从零开始做。我一开始是一个当地负责人,后来就变成了这个公司在北京的总经理,专做中国的业务。

2016年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在工作积累中,我有团队、有客户、有资源、有粉丝,基于这些条件,我决定自己成立一家视频制作公司,这是我自己的第一家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9年在北大做交换生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留影)

这个视频制作公司,是为其他公司做电商视频,拍广告片,为一些中国的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做宣传片。

我的身份开始互换,之前是我拍别人,后来变成了其他人拍我,我一开始是在外网拍视频,那些视频我也会放在中国网络平台上。2021年我在中国的网络平台上拍的视频都是十几分钟,而且是用英文讲的。

2023年我换了一个思路,开始拍一些短视频,这些短视频全是用中文讲的,而且主要是放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大概是我一个美国人吧中文讲得这么溜,吸引了很多粉丝。

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开始有品牌方让我为他们做一些广告视频,这期间有很多中国公司想要跟一些他们看好的博主合作,想要赞助博主的一些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0年在北京的郊区体验拉黄包车)

实质就是中国国内有很多的公司想要在海外销售产品,与此同时海外有很多博主想要找到金主爸爸,为关注他们视频的一些公司做广告。

我在这里看到了无限的商机,我觉得自己可以做他们彼此需要联络的一个桥梁和纽带。因为我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大量视频制作、创意和品牌营销方面的经验。

于是2021年我决定成立新的公司,这也是我第二家公司,公司的名称在网络视频上可以查到。

公司主要为那些初创企业、大型科技品牌公司制作视频,打开出海通道,为他们讲述好品牌故事!

公司的定位是做海外红人营销的公司,专门帮助中国出海卖家找到海外红人,跟他们进行联系和合作,宣传中国公司的产品,因为网红的带货力量很强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我参加活动时留影)

中国出海卖家和海外红人的链接是通过智能机器人AI来匹配完成的。智能机器会根据产品的定位、目标群体和那些潜在消费者给有合作意向的这些海外红人发邮件。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习惯,就是日常讲的口语和书面表达,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方式,如果区分不了这些,发出的邮件人家不一定会看或者拒收。由智能机器人AI来给海外红人发邮件,就完美地规避了这个问题。

智能机器人AI会发三次邮件给有意向合作的每个海外红人,确保她们能够看得到邮件。

海外红人会将产品使用过程拍成视频发布在网上,同时电商的链接也附在上面,如果你对这个产品感兴趣,你就可以在网上下单。

公司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一家做翻译耳机的公司找到我们,我们用软件系统找到海外博主,一位来自德国的女生为翻译耳机做宣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我在做视频讲解)

这名德国女生拍了一条视频,她和她的男朋友一人戴上一只翻译耳机,用翻译耳机进行沟通,一个用德语,一个用英语,双方的耳朵里同时听到语言是自己说的这种语言,而不是对方说的这种语言。讲话的同时,同步实现在线翻译,可以实现无障碍沟通。

这段视频随即在海外的网络上火了起来,有大概几百万次播放量,有人看了这个视频点开了电商的链接,5万美金(人民币35万元)的销售收入进到了客户的账户上。

公司目前有12个员工,但都是线上办公。员工一部分在中国各地,一部分在东南亚。

其实做一个软件公司是挺难的,创业的这个路程会面临各种挑战,还会有资金需求、管理员的问题,客户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在云南丽江度假)

有人开玩笑说初创企业类似于你在一个飞机上,然后你要从这个飞机跳出来做跳伞,为了拯救你自己的命,在你掉下来的过程当中必须撑开才能保护你,这是非常紧迫的一件事。

之前有代理公司,视频制作比较稳定,可以做一些项目,每个项目有一定的利润。

但是软件公司是不一样的,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宣传这个产品,在产品出现之前都是飞行的一个状态,所以这个点是一个很消耗资金的过程。

我特别喜欢中国一句话,叫细水长流。就是在任何一个生活领域,为了完成一个目标,要不断地下功夫,你才可以做成。就像水一样,水是塑造岩石一样,这句中国的古话也会出现在美国的一些商业书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在上海街头做直播)

比如美国一本书里也谈到,如果你在生活上有一个非常大的目标,你不要一下子就做成这个事情,就是你一口饭吃不了一个大胖子。如果你要完成一个大目标,你要分成非常小的目标,然后一个一个来完成。

这个过程中还会遇到这类人,中文叫怀疑者,你做某一件事情当中,会有一些人冒出来,说你不可能完成或者你不能做,但是任何做这种大型任务的人,在过程中都会遇到难题。遇到这种否认你们的梦想的一些人,只有一句话,撸起袖子加油干。

今后公司会继续在中国发展,未来我也会把业务扩张到海外,包括在美国,我们也会开始服务一些在海外的公司,与此同时我们会继续跟中国知名的软件公司合作。

我在中国的网络平台上开设了账号,把自己的一些分享发布在了网络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在上海做直播)

2023年,我在手臂上纹了:this too shall pass, 中文意思类似于这一切都会过去,就是生活上的很多的事情,就是你那个时刻认为很重要,或者对你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它们终究都会过去。

因为在工作中我有时会比较焦虑,有这句话印在我身上,就是不断地会提醒我,不要那么焦虑,因为所有的事情都会过去。

“万里飞腾仍有路,莫愁四海正风尘”,我知道前路漫漫,“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越努力的人越幸运,愿我成为那个幸运的人!

【口述:Jim不在硅谷】

【编辑:风禾】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欢,请点击关注哦!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