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网讯(通讯员杜明泉记者吴晓)近期,南京市公安局栖霞分局一名新警接连刷新了几项纪录:10天完成了辖区6100余条流动人口信息的登记录入;反诈止付周期由原本的半小时缩短至3分钟,一个多月成功止付挽损300万元;快速识别智能预测2起重大敏感警情……

一名新警短期内的业绩为何提升得如此迅速?原来这名新警并非常人,而是栖霞公安分局创新研发的“数字警察小安”(以下简称“小安”)。栖霞公安分局“创客”团队借助AI(人工智能)、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等技术,为其构建了“智脑”“嘴巴”“耳朵”和“巧手”,使其熟练掌握信息采集、反诈止损等21项实战技能。日前,“小安”获得2023年“智慧公安我先行”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大赛二等奖。

助力基础信息采集为社区民警大幅减负增效

近日,在栖霞公安分局人口管理大队,记者见到了“小安”正在执行居住登记批量注销功能的现场操作。

“小安”通过对居住证平台中已登记的暂住人口进行分析,梳理出在宁连续2个月、登记后被本省他市新登记等暂住人口信息后,自动对该人员在栖霞的情况进行语音核查。对确认不在栖霞且半年内不再回栖霞的暂住人员信息,“小安”会自主注销其居住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合资源智力共享“一键”提升服务实战水平

近日栖霞公安分局迈皋桥派出所晨会上,派出所负责人收到一份由“小安”提交的警情分析报告,不由得连声称赞:“一个‘小安’可为派出所综合指挥室解放两名警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份报告里,‘小安’不仅对近期派出所辖区基础警情数量同比环比升降进行了分析,而且结合城中村、游乐场、商圈等不同应用场景特点,为派出所定制了敏感警情识别知识图谱,并对人群聚集地的打架类警情高发提出预警。我们根据‘小安’的分析,加强相关区域的巡防,有效压降了该地段打架类警情的发生。”该负责人说。

栖霞公安分局“创客”团队元老、花港派出所教导员朱晓伟介绍,基层民警由于业务权限不同,导致对各种平台的使用能力有差异,“小安”的出现彻底打破警种壁垒。栖霞公安分局目前还为“小安”开发了“政务一键服务”“收押一键比对”等功能,实现了自动化、标准化、规范化跨平台查询汇总,让基层能够更快、更准完成工作任务。

数字警察全警可用未来将重塑警务运行机制

当下,诈骗类警情高发。针对这一社会治理难题,栖霞公安分局采取痛点智治,利用“小安”同时操控多台电脑的能力,与骗子“争分夺秒”进行反诈止付。

在南京市公安局预警当事人的基础上,“小安”通过“一键提醒”民警上门的同时,会自动查询关联同户亲属,通过拨打语音劝阻电话、发送提示短信,以最快速度通知亲属关心过问,为有效劝阻加上“双保险”。今年1月以来,“小安”自主推送预警5.1万起、成功劝阻率达99.93%。

不仅如此,“小安”还具备“一键止付”功能,对公安部资金库预警的受害人,可按照规范第一时间自动关联其名下银行卡生成止付函。今年1月以来,“小安”止付挽损300万元,止付周期缩至3分钟,而由人工进行的这项工作则是半小时。

栖霞公安分局人口管理大队副大队长陈赛君表示,“小安”可以将反诈、人口、治安、督查、外管等不同条线警力解放出来后,投入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工作中。

作为栖霞公安分局警务数字化转型改革“新利器”,一个“小安”可以节约60名警力。目前,栖霞公安分局“基管中心”已配备5名“数字警察”,未来将继续增加“数字警察”数量,将更多指令任务处置在机关,为派出所切实减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