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阿飘,人们总觉得是恐怖的。但是,这大都是拜影视剧所赐。

尤其是邵氏电影还有老版聊斋,除了画面,再加上一丢丢阴森的音乐,让人不寒而栗。

但其实,在中国人的认知中,尤其是一些关于鬼怪的著作中,总体氛围是唯美浪漫,搞不好还有点搞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出自网络

当然,其中的教育意义也不容忽视,这和中国人骨子里的低调务实是契合的。

还有“宋定伯捉鬼”中那种憨憨,你可以夸宋定伯胆识超群,但相比较鬼,似乎宋定伯这种人心机更深。

鬼也会生老病死

一般认为,人死后变成鬼,然后根据人生前的功过,进入轮回。

但这是佛教传入后的观念,在最早的时候,中国古人认为“人死为鬼,鬼死为覱;人之惧鬼,如鬼之惧覱。”

香港电影中,英叔画符的图案其实就是“覱”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出自网络

既然鬼会死,那么自然会经历人的生老病苦,同样有着人一样的诉求。

《左传》就说过“鬼犹求食”。袁枚在《子不语》中写过,鬼吃馒头靠嗅,嗅完之后,馒头就会缩成核桃样子。

这个时候,人再去吃就吃不出馒头的香味,而只有面筋味。

除了吃喝,鬼在冥府生活的时候,也会有婚丧嫁娶。同样是在《子不语》中,就有“替鬼做媒”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出自网络

陈张氏在丈夫死后,嫁给了邻村一个张姓的鳏夫。

没多久,张氏的前夫附体张氏:你不肯为我守节,还嫁给这么一个low货,说完自抽耳光。

还有更热闹的是,张鳏夫的前妻也附体前夫:出卖我的爱,等着你回来,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说完自己掌嘴。

任凭两家人烧纸念经,就是解决不了。这时候,替两人做媒的媒婆出现了。

她说,我一辈子给生人做媒,今天不妨给你们做一次鬼媒,不如你们两个在九泉下凑活过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出自网络

没想到,两鬼感觉这个法子好,但提出了条件,摆喜宴、抬花轿,阳间的程序一个也不能少。

媒婆自然应允,但也要求他们不得再来骚扰阳间的生人。

接着,媒婆为鬼夫妻把场面做到位,这一家就此太平无事。

这恐怕是对男女恋爱中,动辄发誓的反思,也在强调,守节这种行为违反“鬼性”和“人性”。

拒绝黄赌毒

在清代的其他作品中,冥府已经出现了风月场所、鸦片馆等第三产业,尤其是对赌博这种风气也吹到了冥府。

《小豆棚》“湘潭社神”的故事中,有个姓尹的秀才,生前就好赌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出自网络

后来被赌徒们诬陷他滚赌(滚赌是指,没赌资的赌徒,砍断手指,强行充当赌资),冤死在狱中。

可能这人除了赌博,没有其他毛病,死后,就成了一方土地。

但是有一天,往来阴阳两界的“公差”老张(老张是活人,他来往于阴阳两界,跟包拯类似,但包爷在冥府也是大官,他只是行走两界的挑夫),却被另一个同行喊去给土地奶奶抬花轿。

原来,尹秀才死后还不知悔改,和邻镇的土地爷赌博,把老婆也给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出自网络

土地奶奶在花轿上哭泣,老张安慰她:“指不定土地爷哪天点儿正,就又把您赢回来了。”

第二天,老张就跑到了土地庙,果然非常破败,土地奶奶的雕像已经不在。

老张把这个事情告诉了村民,村民们勃然大怒,如果连土地奶奶都保不住,这还怎么在这片地界儿上混。

因此,村民们就把土地奶奶的像强行抢回了本镇,然而第二天总是会出现在邻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而言,有土地公就有土地奶奶|图片出自网络

这个故事其实说明了,如果真的赌上瘾了,那就得“愿赌服输”,哪怕在阴间同样如此。

当然,更有规劝意义,让人们知道赌博这种东西不能沾染,否则会妻离子散。

预防电信诈骗

如果说鬼的形象能够让人毛骨悚然的,必然属溺死鬼和吊死鬼,因为他们如果想投胎,必须找替身,这就让活人闻之丧胆了。

第一次出现溺死鬼找替身,在五代孙光宪的《北梦琐言》中,其逸文卷三云:“江河边多伥鬼,往往呼人姓名,应之者必溺,乃死魂者诱之也。”

除了江边淹死的,掉进里的衰鬼一样得找替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聊斋中的王六郎就是溺死的|图片出自网络

南宋钱世昭《钱氏私志》载有一则:

绍兴当时有个大井,每年都有人夜行的时候落井发生意外。董德之太尉命人用石头作井盖儿,填充严实,再没有发生过。

有人夜行,闻井中叫云:“你几个怕坏了活人,我几个几时能勾(够)托生!”

除了表明井里也有溺死鬼,这则故事更有意思,一个井而已,为何一直有人掉进去?

这反映了人们记吃不记打的心态。地方父母官也非常疏忽,还得太尉出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厚照告诉我们“欺山不欺水”|图片出自网络

这其中更多的是警示意义,提醒我们不要阴沟翻船,也提醒地方官要多关注基本的民生事业。

不过,阴沟翻船是小概率事件,人们也更容易疏忽。

那么,大江大河,很多安全系数高的人们还是不敢轻易去触碰的,这就有了溺死鬼的坑蒙拐骗之术。

俞樾《右台仙馆笔记》所记溺鬼多幻为狭邪人家,绮帷罗幔,绣被锦衾,好色之徒欣然登床,在旁观者眼里看到的却是跨上了桥的栏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出自网络

可见,“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溺死鬼的骗术一直在升级,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国家苦口婆心告诫我们不要上当受骗,但是被骗的人依旧很多。

那么,为了防止被溺死鬼盯上,那你最好少去江边得瑟。为了防止电信诈骗,你最好的方式是听到各种好处直接挂断,看到视频对面的帅哥美女不要想入非非,下载好防诈app。

珍惜生命是第一要务

说了河边的东西,再说梁上的东西。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有一则故事:

一个小痞子和人打斗,不胜,愤而欲寻自尽,方有此念,即有二鬼相邀,“一鬼言投井佳,一鬼言自缢更佳,左右牵掣,莫知所适。”

这两个鬼跟推销员似的,不过若是一般人,在选择困难之下,或许反而不想死了。

说到吊死,那可比溺死更多。

吴王夫差、隋炀帝杨广都是如此,最知名的当属崇祯皇帝;民间从《孔雀东南飞》的焦仲卿开始,也屡见不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出自网络

在死法上,吊死让皇帝和百姓实现了平等,当然吊死之所以受到青睐,不是这个原因。

主要是因为吊死这个程序简便。

你要有楚霸王那样自刎的勇气,还得寻找到合适的兵刃;你说跳楼吧,古代哪有那么高的楼,你平民也登不上去;你说服毒吧,那时候连农药都没有。

晚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云:“相传室有投缳者,必觅一人为替代,始得托生。”

也就是说,哪怕你是忠烈,你吊死了依旧要找替身,在《子不语》中记载了品貌双全的柳如是诱骗人上吊轻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出自网络

要知道自古节烈之士,似乎被皇帝表彰,就可以直达天听,径直做起城隍、土地,袁枚打破了这个美梦,横死就是横死。

试想柳如是都如此,更何况普通人呢?这就一定程度杜绝了人们轻生的想法,比反复强调珍惜生命效果更佳。

文人的是非观

不止如此,袁枚在《续子不语》中记载了,夜读的李生与求替身的溺死鬼的对话,李生严厉驳斥了佛教的轮回说法。

溺死鬼跟李生强调,溺死鬼求替身是阴间转轮王规定的。

李生却说道:“廪有粮,官有俸,皆国家钱粮,不可虚靡,故有额限,不得不然。若人生天地间,阴阳鼓荡,自灭自生,自食其力,造化那有工夫管此闲账耶?”

李生还说,你若不服气,让转轮王亲自来,我再骂他一通。

结果,溺死鬼再也没来。

与袁枚保持相似观点的还有俞樾,他的《右台仙馆笔记》卷一有一条云:

广东花县有一村聚,距城数十里,河水潆洄,清流如带。有桥甚巨,桥畔一石,形似老翁,村中咸呼为“桥头土地神”,香火颇盛。后有女子六人,守志不嫁,相约赴桥畔投水死,盖粤俗然也。父老谓神不能保卫,遂废其祀。

土地公因为不能保护轻生的姑娘,被百姓废了香火,可见在民间,轻生还是不可取的,珍惜生命当是主流看法。

纪晓岚、袁枚、俞樾这些文人,他们生活在朝廷的束缚当中,本身还是这种“束缚”的既得利益者,所以对于朝廷表彰节义这种方式无法公开反对,只能用鬼故事来隐晦表达自己的想法。

但他们通过鬼故事反对一些违背人性的做法,仍旧值得称道。所以,中国的鬼故事说到底都是为了让你好好做人!同时对社会有自己的看法,最好的社会就是让人有好好做人的机会!

看鉴书友会即将正式上线啦!!!

诚邀你们与我一起,从历史解读世界,感受有趣的灵魂。在书籍里收获比金子更宝贵的东西。

作为一名热爱且深知阅读重要性的人,我很高兴可以通过读书会,让大家更轻松地与书结缘。

届时,我们会举办主题沙龙、专场直播等活动,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用碎片化的时间积累,实现自我提升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