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历史上有多个“曾用名”

最早的筷子应该是先民随意折取的树枝、竹枝,用以夹取烫手的食物。古人对用来挟取食物或其他东西的两根小棍,不叫筷子,称梜、箸、筯或柱,以“箸”居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找不到 “筷”字,再查清代以前的字书或古籍,也难寻踪迹。 《荀子·解蔽》:“从山下望木者,十仞之木若箸。”《世说新语·忿狷》:“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筯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南朝梁庾肩吾《长安有狭斜行》:“三子俱来宴,玉柱击清瓯。”因两根筷子一般长,古人还戏称为“齐肩大士”。

“箸”变为“筷”,源于船家的忌讳。他们认为,船只若是“住”下,就说明没生意,因而禁止说“箸”,而反其意称之为“快”,后来广泛流行开来,并加上了竹字头称为“筷”。

筷子历史上的功能不止是进餐

在展览现场,半岛全媒体记者看到,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青岛收藏者提供的300多件展品跨越了古代多个历史时期,青岛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馆员刘海涛也把自己珍藏的一对夹香筷带来参展,“在古代筷子的功能已经开始分开,比如夹木炭就用铜制或铁制的筷子,像这一款小的筷子就是专门用来夹香的筷子,用于祭祀或供奉时专门使用,这双筷子就是清朝时青岛地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海涛的带领下,记者还看到了,专门用于婚庆使用的喜筷,这种筷子一半圆一半方,只在中间处体现方圆变换,头部很尖而顶部却又一个精巧的链子连接两根筷子。还有铝制的同样在中间处方圆分明的贡筷。

筷子虽然只是一种简单的进食工具,但它与人们一日三餐亲密接触,加上它的形制、材质、颜色和读音使人们生发出种种联想,进而赋予一系列象征意义,其象征意义辐射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生老病死、婚嫁喜庆、丧事活动等人生的各个环节,与此同时还形成了诸多禁忌乃至民间信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自古就有以筷陪葬的习俗,现存最早的筷箸,皆为墓葬出土之物。1964年云南祥云大波那地区发现一具罕见的铜棺墓,从大量的随葬器物中发现了有铜箸一双半。经测定这是2350年前的餐具,说明我国早在战国末期已有筷箸入棺的丧俗。

筷子文化要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

筷子文化内涵极其丰厚且源远流长,它不仅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与心理特征,也凝结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味道、情感、记忆、与乡愁。可谓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符号。

刘海涛给记者介绍到,展览共分为四个部分:筷箸源流、筷箸与民俗、筷箸的种类与形制变化、筷箸文化的世界传播。此展与中国民协筷子文化专业委员会、上海筷箸促进会、山东省民俗学会等合作,从全国各地收藏家中征集3000多件(套)藏品中精心遴选出500余件(套)进行分类展示。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专题筷箸研究性论文,并召开专题研讨会。伴随展览全过程的筷箸制作体验活动和筷箸文创产品开发也都融入整个展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这是一次集展览、研究与筷箸制作体验于一体的集中筷箸展示活动,是一次生动的中国文化故事讲述。如此完整对我国筷箸文化做系统梳理研究性展览专题展览,尤其突出筷箸的民俗性、区域性、科学性在全国还是首次。获得了业界专家和观众的高度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月24日上午举办了首期筷箸文化讲座, 4月16日~18日,将举办“华韵青岛-中国筷箸文化”研讨会暨第十届中国筷箸文化年会活动,届时,将邀请来自国内的专家和学者同聚一堂。

展会主办方代表,中国民协筷子文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黄迎周谈到,筷子虽小,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符号之一,代表这中华文化的哲学思想和主张,举办这次筷子展览,让青岛市民了解古代筷子文化,通过筷子看到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增进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特别是让年轻一代了解民俗和传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