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堆集战役是淮海战役中的重要一环,此役的胜负走向对淮海战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一战十分惨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宋庄阵地

双堆集战役期间,小宋庄的战斗极为激烈。蒋介石当时授意国民党第85军对大宋庄和小宋庄同时发起猛攻,企图全面占领大宋庄和小宋庄,在双堆集战役中争夺地形优势。

大宋庄和小宋庄的位置十分特殊,当时黄维兵团去驰援被我军围困住的黄百韬兵团,不料途中被我军围在了双堆集。原本打算去救援的部队,如今却被我军给包了饺子,若黄百韬兵团和黄维兵团同时被吃掉,淮海战役的走向可想而知。

因此,蒋介石急了,一边命令黄维率部强行突围,一边命令85军抢占大宋庄、小宋庄,企图帮助黄维兵团突破,进而再谋求解救黄百韬兵团。风云际会之下,大宋庄、小宋庄瞬间成了双方争夺的重中之重,我军当时负责驻守大宋庄、小宋庄的是中野二纵4旅第10团。

敌人对小宋庄发起猛攻时,由4连负责守小宋庄,需要面对的是敌军一个加强团的兵力。由于兵力上处于劣势,武器装备处于劣势,敌军又因为蒋介石的急切而处于疯狂的状态,飞机、大炮齐上阵,猛打猛冲不要命,摆明了就是要突破我军阻击,接应黄维兵团突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陷入苦战

时任4连连长的宋思传,是一位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老兵,对作战意图有着很高的理解。当宋思传接到驻守小宋庄任务那一刻起,他就明白自己肩负着怎么样的重任,只要小宋庄不丢, 黄维兵团就跑不了,这场战斗或许规模不大,却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因此,宋思传为了鼓舞士气,亲自走上前沿阵地,与前线拼杀的战士们一起抗击敌人。当敌人的炮火覆盖阵地的时候,他组织战士们隐蔽,当轰炸过后敌人采取集团式猛攻时,他指挥阻击,令敌人一次次冲上阵地,又一次次潮水般的退去,新的一轮轰炸也随之而来。

宋思传率领的4连有死战的意志,仿佛是一颗钉子一样钉在小宋庄阵地。而敌军也有不能输的理由,上峰下达了死命令,若是不能攻下小宋庄,即便活下来也会吃不了兜着走。原本作战毅力并不强的国民党军,此时变得极为难缠,每一次反扑都比之前更强烈。

短时间的交锋,或许还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但这种精神带来的意志力量,却避免不了弹药的消耗。随着敌军冲锋的次数增多,4连的消耗逐渐开始顶不住了,大量的战斗减员,枪弹的消耗,防御工事的损毁,令4连战士守小宋庄的战斗愈发地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重要的是,敌军占据绝对的兵力优势,进攻时采取了车轮战术,一波进攻被打回来,下一波预备队继续上,不给我军留下丝毫的休整时间。几轮下来以后,4连的将士们疲惫不堪,再加上不断消耗,就快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

尽管4连的战士们在连长宋思传的带领下,打得十分顽强,但宋思传长时间冲在第一线,难免被敌军给盯上,终于在一次作战时被敌人的子弹打成重伤。虽然宋思传被及时送下阵地暂时保住了性命,但在这个紧要关头失去连长,对4连的士气打击很大。

挺身而出

在我军之中,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那就是在作战期间,如果最高指挥官重伤或者牺牲,导致无法继续指挥作战的情况下,下一级可以接过指挥权,继续指挥部队作战,防止因为一人牺牲,导致部队溃散。

宋思传因为重伤离开战场以后,指导员翟大元立刻接过了指挥权,带领4连的战士们继续与敌人作战。但4连此时的作战环境已经非常恶劣了,有不少敌人甚至已经攻上了阵地,与我军进行了近身肉搏,一场白刃战随之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番激战下来,敌人虽然再次被打退,但指导员翟大元却在激战中壮烈牺牲。按照之前的惯例,翟大元牺牲以后,应该由一位排长顶上来,继续指挥4连作战。但由于4连的战斗太惨烈了,而解放军又有班长、排长带头冲锋的习惯,导致4连的几位排长之前就已经牺牲了。

4连的指挥权顿时失去了接替者,而排以下的干部又没有人及时站出来,毕竟他们之前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况且,排以下的干部一般也不具备指挥作战的能力,失去骨干老兵们的庇护,明显有些慌了神。

4连陷入了尴尬的处境,但敌军却丝毫没有减缓进攻的脚步,新的一轮进攻开始了,敌人缓慢地向阵地再次压了过来,小宋庄阵地岌岌可危,双堆集之围也即将被敌人撬动出裂痕,4连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局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这个危急关头,突然有人站出来高喊一声:“所有人都听我指挥!”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担任副排长的李来柱。从职务来看,在当时的特殊情况下,李来柱确实有接过指挥权的能力,但问题是,李来柱当时才只有17岁啊!

17岁的李来柱能服众吗?这个问题在平时或许是问题,但在当时真不是问题,因为4连的战士们急需一个人站起来,这个人起到的精神作用比实际作用要更大,而李来柱就是这个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的人。

李来柱虽然只有17岁,却是一个征战多年的老兵了,在这个时候站出来,给人一种“稚嫩”的感觉。但看到李来柱接下来的安排,就会让人明白这样的担忧是多余的,反而给人一种很踏实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来柱接过指挥权以后,面对即将再次压上来的敌人临危不乱,先安排一名战士趁机离开阵地,去旅部求援,因为他们可以全部牺牲在这里,但是阵地不能丢。随后,李来柱让人将所有的枪支和弹药都搜集到一处,再重新根据需求分配,让机枪手重新具备压制火力。

4连战士们按照李来柱的安排作战,对敌人造成了很大的杀伤,但由于当时还活着的人已经不多,弹药又很快都打光了,敌人最终还是慢慢冲了上来。这个时候,李来柱再次站了出来,当着大家的面将刺刀安装在枪上,随后高举刺刀向众人大喊:“上刺刀!冲啊!”

喊完这一嗓子,李来柱丝毫没有犹豫,转身就朝着压上来的敌人冲了过去。这一幕落在其他战士眼中极具震撼,他们都清楚,李来柱这是没打算活着回来。在李来柱的鼓舞下,他们也端起刺刀冲向敌人,一场惨烈的白刃战就此展开了。

在李来柱的带领下,4连再次击退了敌人,守住了阵地。只不过这个时候,4连阵地上包括李来柱在内,仅剩下12个还活着的战士,他们满身血污,疲惫到了极点,全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幸运的是,在这个时候我军的援军到了,喊杀声震天,李来柱等人见状,再也支撑不住身体,全都倒了下去。李来柱被送下阵地以后,在后方医院接受了治疗,让军医惊讶的是,李来柱的身上竟然取出32块弹片。

32块弹片,每一片都是催命符,却全都没能要了李来柱的命。值得一提的是,李来柱的帽子也被敌人的子弹和弹片炸得破败不堪,经过核对发现,他的帽子上竟然有42个弹洞,这是多少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啊!

李来柱英勇作战,关键时刻又掌控住了局面,保住了关键阵地,被记了一次大功。李来柱得到提拔以后不负众望,始终展现出超高的能力,脚踏实地的一步步前进,后来成为北京军区总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