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崔桂忠

4月3日,《法制日报》一篇《“我的‘邻居’不是活人”:记者调查“骨灰房”现象》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据报道,全国多地出现了个人购买商品房用于专门放置骨灰盒的情况,甚至有小区楼层、楼栋“住的死人比活人多”。分析显示,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在于墓地价格高昂,使得人们不得不寻找其他方式进行祭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一现象,一些法律专家表示,商品房是用来居住的,而不是用来存放死者骨灰,这种行为违反了公序良俗原则。

但马上有网友出来怼了,那么高房价难道不违反公序良俗吗?墓地价格高死不起,不存放在商品房里,让存放哪?小城市墓地价格也低,为什么要在小城市买商品房而不是墓地安置?

看来,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就是墓地太贵,所以才会有人出此下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墓地价格高的离谱,使用年限短,管理费高,老百姓望而却步,真是活不起,死不起!

现实中,即便在普通的三四线城市,购买一块面积1平方米的墓地,均价也要5、6万元。而对于一些土地资源紧张的大城市来说,墓地的价格更是涨成了天价。

比如上海松鹤园的天价墓地,76万/㎡,单价比上海最贵的房子还要贵。且墓地使用年限只有短短20年,还只能放一个骨灰盒。

在北京或上海购买一块1平方米的墓地,中档墓地的价格已经达到20~30万元,好一点的高档墓地,则需要50、60万,甚至上百万不等。

据某财经媒体计算的一线城市墓地的平均售价: 上海9.99万,北京8.31万,广州4.33万,深圳6.41万。

那么很明显,墓地的均价远远超过了住宅的价格,人一旦离世,普通家庭购买墓地的花费,也将成为一项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

网上流传这样一个段子:“活不起你怎么不去死啊!”“我更死不起。”现实中很多人“因病返贫”,但还有一种叫做“因丧返贫”,这不得不说是生者的最大悲哀。

墓地价格太贵,最直接的因素当然是供需失衡。特别是在城市地区,城市化进程下大量人口涌入,而那些大城市本身就土地资源稀缺,墓地又是属于占用土地的消耗品。

在老龄化加深的背景下,殡葬需求增加,土地、墓地资源有限,供不应求反馈到市场上自然是价格上涨。

“骨灰房”现象的出现,不仅引发了人们对生与死界限的思考,墓地价格高昂、管理不善等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政府应出台相关法规,明确商品房作为“骨灰房”的使用限制,对利用商品房安放骨灰盒现象进行法律层面的规范和管理,并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殡葬选项;其次,市场也应发挥作用,探索更多经济适用、符合现代城市生活特点的殡葬服务产品。

同时,也需要引导广大市民树立正确的观念,合理合法地进行祭奠,尊重逝者的同时,也注意维护社会公序良俗。海葬树葬、花葬、风葬、草坪葬……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倡导科学、文明、环保的丧葬方式,尊重逝者,珍惜生命。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托体同山阿”,多么富有诗意的终极领悟,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崔桂忠,曾任某部队政治委员,海军上校军衔。现任大连市旅顺口区委办公室二级调研员。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