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腾龙在推出SP 35mm F1.8 Di VC USD(F012)和SP 45mm F1.8 Di VC USD(F013)时导入了全新的产品设计,特点是镜头尾部具有“辉耀金”装饰环。自此开始到2019年2月,腾龙在这期间共推出了款15单反镜头(包括5款全画幅定焦、8款全画幅变焦和2款APS-C变焦),它们大多具有同类产品中较为突出的近摄能力、VC防抖、USD超声波对焦马达、双MPU控制芯片、eBAND镀膜、简易防尘防滴与氟涂层,并且支持USB底座升级固件和自定义设置。

今天我们会介绍这些镜头中的绝大多数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说定焦镜头

在推出SP 35mm F1.8 Di VC USD(F012)、SP 45mm F1.8 Di VC USD(F013)、SP 85mm F1.8 Di VC USD(F016)这一批镜头时,腾龙选择了相对均衡的产品理念,即要有防抖、要有近摄、尺寸、重量也不能太夸张。而结果就是规格、画质都不够突出,相较更成熟的原厂35/2、50/1.8、85/1.8也没有价格优势,在当时国内摄影市场有些“水土不服”。

个人认为,画质方面的表现时85mm>45mm>35mm。其实SP 85mm F1.8 Di VC USD(F016)的整体表现非常不错,但因为这个系列没有打出声量,在市场上的表现比较一般。最终,这些镜头在2019年到2021年相继停产。虽然有赶上微单大潮的原因,但仍算得上有些短命。

颇为戏剧性的是,这些镜头在停产后反而火了一把:有爱好者发现腾龙这几款镜头的像场比较大,转接44×33中画幅无反相机后暗角小、可用性高。特别由于EF卡口版本在转接后仍能实现绝大部分自动功能,因此出现了已经难求的情况 —— 现在从闲鱼上搜“腾龙 85mm 佳能口”,好成色的价格依然在3000元以上。属于现在仍然值得买,但好成色、好价格要碰运气的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P 35mm F1.8 Di VC USD(F012)

全画幅 | 9组10片 | 9叶片光圈 | VC防抖 | USD超声波马达 | 最近对焦距离约0.2m | 最高放大倍率约1:2.5 | 滤镜口径φ67mm | φ80.4mm×80.8mm | 约480g

* 如无特殊说明,尺寸重量均为佳能EF卡口版本

SP 45mm F1.8 Di VC USD(F013)

全画幅 | 8组10片 | 9叶片光圈 | VC防抖 | USD超声波马达 | 最近对焦距离约0.29m | 最高放大倍率约1:3.4 | 滤镜口径φ67mm | φ80.4mm×91.7mm | 约540g

SP 85mm F1.8 Di VC USD(F016)

全画幅 | 9组13片 | 9叶片光圈 | VC防抖 | USD超声波马达 | 最近对焦距离约0.8m | 最高放大倍率约1:7.2 | 滤镜口径φ67mm | φ84.4mm×91.3mm | 约700g

而SP 35mm F1.4 Di USD(F045)就不一样了。它是腾龙第一款F1.4光圈定焦镜头,也是腾龙SP系列40周年的纪念产品(也是迄今为止最后一只SP镜头)。这一次,腾龙没再坚持镜头防抖,也没有追求近摄能力,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画质表现上,可以说体现了腾龙在单反时代的最高光学设计水平!仅在紫边表现上稍逊于应用了BR镜片的佳能EF 35mm F1.4L II USM,综合表现放在今天依然相当能打!

唯一要提醒大家的是,SP 35mm F1.4 Di USD(F045)的重量也来到了800多克,再加上转接环的话,着实有些压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P 35mm F1.4 Di VC USD(F045)

全画幅 | 10组14片 | 9叶片光圈 | USD超声波马达 | 最近对焦距离约0.3m | 最高放大倍率约1:5 | 滤镜口径φ72mm | φ80.9mm×104.8mm | 约815g

再说“大三元”

腾龙G2系列单反“大四元”包括15-30/2.8 G2 A041、24-70/2.8 G2 A032、70-200/2.8 G2 A025和150-600 G2 A022。A022我们留到小龙炮专题里讲,这里主要说说另外三只镜头。

首先,G2系列单反镜头基本沿用了之前产品的光学设计,主要改进体现在对焦、防抖、操控性与功能性上。以150-600 G2 A022为例,它缩短了最近对焦距离、提升了多种场景下的对焦性能、具有最高4.5挡防抖和3种防抖模式,可以在任意焦距推拉变焦环锁定焦距,还有兼容阿卡标准快装板的原厂脚架环……这些大大提升了实际拍摄体验。目前150-600 G2 A022二手价格不超过5000元,依然可以作为佳能、尼康微单的超远摄平价选择。有条件的话可以把增距镜一并买了,先加增距镜再转接,至少我在佳能EOS R系统上没遇到明显问题。

至于24-70/2.8 G2 A032和15-30/2.8 G2 A041,随着微单原生镜头日趋丰富,必要性就不是特别大了。尤其是超广角,无反结构对新镜头规格、画质、便携性的增益非常大,除非转接44×33画幅,否则真不建议再买老的单反镜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G2(A022)

全画幅 | 13组21片 | 9叶片光圈 | 4.5级VC防抖 | USD超声波马达 | 最近对焦距离约2.2m | 最高放大倍率约1:3.9 | 滤镜口径φ95mm | φ108.4mm×260.2mm | 约2010g | 兼容增距镜

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A032)

全画幅 | 12组17片 | 9叶片光圈 | 5级VC防抖 | USD超声波马达 | 最近对焦距离约0.38m | 最高放大倍率约1:5 | 滤镜口径φ82mm | φ88.4mm×111mm | 约905g

SP 15-30mm F2.8 Di VC USD G2(A041)

全画幅 | 13组18片 | 9叶片光圈 | 4.5级VC防抖 | USD超声波马达 | 最近对焦距离约0.28m | 最高放大倍率约1:5 | 后置滤镜架 | φ98.4mm×145mm | 约1110g

70-210mm和100-400mm

作为龙炮家族成员,这两款镜头继承了SP线的技术特性,包括兼容增距镜,仅在操控性方面有一些精简。70-210/4 A034目前二手价格只要两千多元,对佳能、尼康微单用户来说还是值得考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0-210mm F/4 Di VC USD(A034)

全画幅 | 14组20片 | 9叶片光圈 | 4级VC防抖 | USD超声波马达 | 最近对焦距离约0.95m | 最高放大倍率约1:3.1 | 滤镜口径φ67mm | φ76mm×176.5mm | 约2010g | 兼容增距镜

100-400mm F/4.5-6.3 Di VC USD(A035)

全画幅 | 11组17片 | 9叶片光圈 | 4级VC防抖 | USD超声波马达 | 最近对焦距离约1.5m | 最高放大倍率约1:3.6 | 滤镜口径φ67mm | φ86.2mm×199mm | 约1135g | 兼容增距镜

17-35mm和35-150mm

两款普及型镜头,拥有F2.8-4最大光圈、紧凑轻便的镜身和还不错的成像质量,短板是OSD马达的体验比较差。可能是存量不算太大,目前二手价格也不算便宜,个人觉得无需特别考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7-35mm F/2.8-4 Di OSD(A037)

全画幅 | 10组15片 | 7叶片光圈 | OSD对焦马达 | 最近对焦距离约0.28m | 最高放大倍率约1:4.9 | 滤镜口径φ77mm | φ83.6mm×92.5mm | 约460g

35-150mm F/2.8-4 Di VC USD(A043)

全画幅 | 14组19片 | 9叶片光圈 | 5级VC防抖 | OSD超声波马达 | 最近对焦距离约0.45m | 最高放大倍率约1:3.7 | 滤镜口径φ77mm | φ84mm×126.8mm | 约796g

两款APS-C变焦

我自己买过腾龙SP AF 10-24mm F/3.5-4.5 Di II,对于这个规格还是颇有感情的。而10-24mm B023不仅优化了成像质量,还加入了VC防抖。考虑到如今APS-C画幅超广角镜头着实不太多,二手1000多元买来转接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18-400mm就不太推荐了 —— 以腾龙18-300mm Di III为代表的新一代大变焦镜头在画质和体验上进步很大,这里还是推荐选择新产品。

10-24mm F/3.5-4.5 Di II VC HLD(B023)

APS-C | 11组16片 | 7叶片光圈 | 4级VC防抖 | HLD对焦马达 | 最近对焦距离约0.24m | 最高放大倍率约1:5.3 | 滤镜口径φ77mm | φ83.6mm×84.6mm | 约440g

18-400mm F/3.5-6.3 Di II VC HLD(B028)

APS-C | 11组16片 | 7叶片光圈 | 2.5级VC防抖 | HLD对焦马达 | 最近对焦距离约0.45m | 最高放大倍率约1:2.9 | 滤镜口径φ72mm | φ79mm×123.9mm | 约710g

~感谢您看到最后~

喜欢这篇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