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庞炳勋在新乡通过敌后军统电台向蒋介石请示“如何自处”,蒋复电指示“委曲求全”,庞炳勋遂公开投降汪伪和日军。

庞炳勋生于1879年11月4日,系直隶(河北)省新河县南阳村人。1899年,庞炳勋弃商从军,投身北洋第三镇,术科成绩优异,射击成绩为全连之首,历经北伐战争和中原大战,后任陆军第四十军军长兼第三十四师师长。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庞炳勋奉命从运城开赴津浦前线,他将第三十九师布置在津浦线姚官屯车站东西一线,9月间,日军大木旅团以陆空联合优势向姚官屯发起猛攻。庞炳勋虽历经百战,但从未见过如此战阵。他指挥官兵以步枪、手榴弹拚死抵抗,击退敌军多次冲锋,经过四天四夜激战,以惨重的代价守住了阵地。

1938年初,庞炳勋任第三军团军团长,奉李宗仁之命率部防守临沂。日军大举南犯,庞炳勋令第一一五旅北进莒县,毙敌二百余人,该旅亦伤亡五百余人,乃南撤临沂附近相公庄。接着,令第一一六旅在垛庄、汤头一线,截击继续向南推进之日军,击毁敌汽车三辆,缴获一辆,毙敌数十人,遂退守临沂诸葛城。

3月11日,日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步、坦协同,攻击诸葛城和相公庄,庞炳勋指挥部队阻击一天一夜,未让敌人前进一步。正在徐州的外国使团和记者,见日军精锐师团竟败在中国“杂牌军”手中,无不惊叹。14日,张自忠率部强渡沂河,突袭日军之右侧后,致敌陷入混乱。庞部官兵见援军已至,乃士气大振,在临沂城东及敌之左侧发起反攻。日军溃败,缩回莒县。庞、张两部乘胜向北追至汤头,共毙伤敌军二千余人,是役为第一次临沂大捷。

3月下旬,日军又调集援军卷土重来,庞炳勋指挥部队在沂河西岸迎战日军。在敌人优势火力下渐渐不支,撤至临沂近郊,将身边的特务营、学生队等所有部队都投入战斗。正在这时,又得到张自忠部和第五十七军王肇治旅的增援。三部协力作战,将日军截成两段,驱赶至朱陈和汤头。此为临沂第二次大捷。

4月初,日军从东、北、西三面向临沂发起第三次进攻。这时,第五战区在台儿庄对矶谷师团的包围圈已经形成。庞炳勋奉李宗仁命令,坚守临沂,拖住板垣师团,以利在台儿庄围歼矾谷师团。19日,敌机炸毁临沂西门城墙,日军蜂拥而入。他与张自忠等指挥官兵与敌人逐街逐巷展开肉搏战,双方均死伤惨重。直到台儿庄会战已告尾声,才奉命退出临沂。

1939年初,庞炳勋奉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之命在黄泛区打游击。不久,又奉调太行山进行敌后抗战,10月,升任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

1940年2月,庞炳勋回师晋城防地,即将部队推进到豫北的陵川,会同河北民军张荫梧、第九十七军朱怀冰,分三路向冀南八路军进攻,张、朱主力均被歼灭。

1942年夏,日军对太行山进行大规模的“扫荡”,庞炳勋率总部及第三十九师退往陵川,令第一○六师在林县合涧镇作战,歼灭日伪军七八百人;但新五军孙殿英部草草抵抗后,便撤往安全地带,第二十七军被击溃,军长范汉杰落荒而逃。

1943年4月中旬,日军五个师团从东西两面合围陵川、林县,庞炳勋指挥部队仓促应战,仅一天各军阵地均被突破,陷入日军分割包围之中,24日,孙殿英在鹿岭率部投敌,他身边仅剩下自己的儿子、副官及勤务兵,便隐

藏在陵川东双脑附近的山洞里。5月4日,被孙殿英搜山发现,随孙到了新乡。

庞炳勋请示蒋介仁的投敌。

日本人视庞炳勋为“奇货”,大肆进行宣传。不久,其原任职务全部以伪职加以保留。6月,被汪伪政府任命为伪开封绥靖上将主任,率伪暂编第二十四集团军,从新乡移驻开封。

日本投降后,庞炳勋致电蒋介石表示戴罪开封,听候发落。蒋复电倍加安慰,并派飞机去开封接他到南京。但是,庞炳勋不知蒋的用意如何,疑虑重重,便仍在开封蛰伏。不久,庞炳勋的伪军被改编为国民党第一路军,他任总司令,率部阻止八路军进城接受日军受降,激战月余。还向蒋介石发出通电,表示所部愿作“剿共”之前驱。

解放战争开始后,庞炳勋因年老体弱,自愿放弃军职,被蒋介石安排为国防部咨议,便在开封城里做了寓公。1946年5月,蒋介石到新乡开会,特别召见了庞炳勋,称赞他苦撑太行局面,体谅他的投汪苦衷。会后,蒋还与庞炳勋、孙殿英合影留念。

1947年,因新乡战事吃紧,庞炳勋携眷迁往郑州。次年,又迁往南京。南京解放前夕,他携姨太太、小儿庞庆卫、女儿庞丽阁渡海至台湾。为生活计,与昔日西北军同事孙连仲合开餐馆。

1963年1月12日,庞炳勋病故于台湾,终年八十四岁。复盘历史人物。(作者:蓝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