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普通人来说,在想要买东西的时候,往往会关注产品的价格以及性价比等因素,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人会拒绝一个价格低廉,但是性能出色的产品。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近期保加利亚的列车招标当中,欧盟通过一些“莫须有”的理由,将价格更低,性价比更高的中车“踢出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说简单一点,就是因为在这次招标当中,中车给出的报价太低了,这让欧盟怀疑中车这么做是不是在亏本抢市场扰乱欧盟的经济市场的发展,又或者是中车拿到了补贴所以才能给出这样的价格。

事实上,这只不过是一个理由罢了,欧盟根本的目的其实还是在于阻止中企进入欧盟市场,保护欧盟本土企业的发展。此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欧盟就搞出了一个所谓的“反补贴调查”,其实就是在针对中企新能源汽车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欧盟如今已经开始扩大限制的范围,除了新能源汽车,还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欧盟这次调查也有些“故意”的成分在里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英国媒体《金融时报》透露的数据来看,保加利亚需要20列电动推拉式列车以及15年的售后维修,给出的价格预期是6.1亿欧元,可是中车给出的报价比保加利亚铁路公司预计的要低46.7%,同样进入到最后选择当中的西班牙Talgo公司报价则是比中车高出了47.5%。

这基本上意味着保加利亚铁路公司如果选择了中车,可以花费差不多的金额直接购买到接近40辆列车。之所以中车能够给出这么低的报价,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我们在这方面技术水平发展迅速,同时有着中国制造庞大产能、产业链优势的加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欧盟却不这么想,于是在2月16号的时候对中车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这也是2023年7月欧盟的《外国补贴条例》生效之后,第一次使用。

这一条例规定,凡是欧盟成员国对外招标的价格超过2.5亿欧元时候,参加招标的企业如果享受了400万欧元以上的补贴,就必须要向欧盟通报相关的情况。欧盟认为这种补贴是不正当优势,必须要提交补救措施,否则就将会阻止竞标。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这一竞标其实也已经持续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参与竞标的国外企业数量并不算少,如今甚至可以说已经进入“决赛圈”,在诸多参与招标的企业当中,只剩下了我们的中车以及西班牙的这家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时候欧盟突然对中车展开调查,并且这一系列的调查最少要到7月2号左右才能得出最后的结果,这也就意味着中车无法参与这次招标了,等到调查结果出现的时候招标都结束了。欧盟此前不展开调查,却在这种时候进行调查,其中的小心思也可以说不言而喻了。

事实上,欧盟这一举措就是在建立贸易壁垒,想要保护本土相关产业的发展,完全是破坏了自由市场的理念,因此也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满。

认同的请点赞,欢迎转发,留言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