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讲得不错,可是老师长为什么一个镜头也没有啊。”

杨得志看完1983年八一厂拍摄的电影《四渡赤水》以后,就对电影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渡赤水》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的影视作品,其中的演员和服道化都是非常讲究的,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可为什么会缺少杨得志所说的“老师长”呢?
杨得志所说的这位“老师长”又是何许人也?在电影中没有体现,那么在现实中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呢?

红军时期立大功

红军时期立大功

早在红军时期,毛主席就非常看重李聚奎,李聚奎也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在作战中非常勇猛,轻伤不下火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0年,蒋介石命令驻扎在江西的国民党军队对红军的根据地进行一次大范围的“围剿”作战,红军根据敌强我弱的态势贯彻毛主席的“十六字方针”,全面展开对国民党军队的防御作战。
这就是著名的红军第一次反围剿作战。

李聚奎在部队中担任红九师二十七团的团长,是冲在一线的军事主官,在战斗中,他的腿上中了一枪流血不止,但是坚持着不愿意退出战斗,最后在首长的命令之下才进行治疗。

第一次反围剿作战在毛主席的指挥下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战果丰厚,连国民党军队前线总指挥张辉瓒都被红军活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知这个消息以后,毛主席非常激动,当即作了一首词: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张辉瓒也因此成为国民党将领中少数出现在毛主席诗词中的人物,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张辉瓒也算是“名传后世”了,这辈子值了。

第一次反“围剿”作战以后,蒋介石又接连对根据地发动了几次大的“围剿”作战,但都被毛主席和英勇的红军战士挫败了,直到1933年的第五次反“围剿”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次因为博古、李德等同志的错误指挥,导致红军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只能进行战略转移。
蒋介石的用心非常险恶,在红军长征的路上,蒋介石依旧是围追堵截,企图将红军的有生力量都消耗在转移的路上。

1934年年底,红军大部队来到贵州和四川交界的缓冲地带,面对着国民党军队的穷追不舍,毛主席巧妙的规划了“四渡赤水”的超神战略。

在这个过程中,红军部队几次进攻贵州军阀王家烈又几次佯装进攻四川,最后还兵锋直指在贵阳前线的蒋介石,吓得蒋介石丢了半条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聚奎这个时候就是红一师的师长,杨得志是他手下的团长,两个人并肩作战合作无间,才能取得一场又一场战斗的胜利。
遵义会议以后,中央红军终于摆脱了错误的指挥,重新由毛主席对军事作战负全责,蒋介石这时候又动起了歪心思。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翼王石达开就是孤军进入四川,最后在大渡河边被包围,最终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蒋介石也想让中央红军重蹈覆辙,在大渡河延安将红军逼上绝路。

但是指挥中央红军作战的是毛主席不是石达开,红军的战士们也不是孱弱的太平天国士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渡河畔,李聚奎命令杨得志率领手下强渡大渡河,因此才出现了名震中外的“十八勇士飞夺泸定桥”。
在长征路上,李聚奎作为军事主官干部,从来没有脱离过前线指挥,深得毛主席的喜爱和器重。

可就在红军长征基本结束的时候,李聚奎所带领的部队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这又是为什么呢?

十面埋伏九死一生

十面埋伏九死一生

1936年下半年,红军长征已经基本结束,但是下一阶段的生产生活根据地应该定在哪里就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中央做出决策,抽调出一部分部队向西挺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聚奎所在的第九军也在西进的队伍之中,这支部队进入甘肃和青海等地区,意图向西扩展红军的生存空间。
可没有想到的是,西部地区的敌人对待红军的手段比国民党反动派还要残忍。

西路军在前进的过程中遭到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和各种屠杀,敌人有足足十几万,而西路军只有两万多人,最终也是寡不敌众。

李聚奎虽然率领部队顽强作战,但是手下的部队越打越少,在分散突围的过程之中,李聚奎和手下的部队走散了,就剩下自己一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严重的就是缺少食物和弹药,西路军被打散以后更加助长了反动派的嚣张气焰,他们对沿途设卡盘问,对零散的红军部队赶尽杀绝。
李聚奎孤身一人在西北的村落之间流浪,生活虽然艰苦,但是他始终没有意志消沉,反而是在积极寻找红军的下落。

为了能够隐藏自己,李聚奎就将自己装成沿路乞讨的乞丐,身上的武器和其他物品全部都扔掉了,只留下了一枚红军奖章,踏上了茫茫的寻找红军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寻找红军的过程有多么艰辛自然是不必说的,还要面对一个一个关卡的查问,实在没有食物充饥的时候,李聚奎只能拔起一把草填饱肚子,路边水坑里的积水他喝了无数次。
经过了几个月的流浪和打听,李聚奎终于走出了宁夏来到陕西,皇天不负苦心人,在这里他打听到了红军的下落,才回到队伍之中。

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志和革命信仰,恐怕很难做到像李聚奎这样,孤身转战千里九死一生,还要向着红军所在的方向前进。

抗美援朝出奇招

抗美援朝出奇招

在所有的抗美援朝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炒面”是一个永远无法绕开的食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的所说的“炒面”并不是外边餐馆里的炒面条,而是以面粉为主的炒熟的粉状食品,是志愿军作战时期主要的补给品和军粮。
而给志愿军供给炒面这个主意,也是李聚奎最先提出来的。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以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战果颇丰,但是后勤的供给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大问题。

在志愿军入朝作战之前,朝鲜就已经国土沦丧走到了亡国的边缘,志愿军入朝作战以后虽然打退了敌人收复了失地,但是朝鲜人民的生产并没有恢复,所以就地补给这个办法是行不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依靠缴获敌人进行补给只能小范围内的解决问题,所以志愿军后勤问题的解决主要还是依靠从东北前出朝鲜的几千公里的补给线。
但是因为志愿军作战初期没有制空权,美军飞机在志愿军后方来去自如,经常对志愿军的补给线狂轰滥炸,好不容易把粮食运过去了,志愿军战士们也不能生吃啊。

朝鲜地区气候寒冷,生活做饭冒出来的炊烟无疑是给美军飞机指引目标的,因此才会出现电影《长津湖》中七连战士们啃土豆的情况。

按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就算是有超人的意志,作战恐怕也不能持续太久,作为志愿军后勤部负责人的李聚奎为了此事操碎了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没有体积较小又方便携带的粮食呢?可以说李聚奎在脑海中将自己这辈子吃过的东西都想了一个遍,可还是没想到解决的办法。
“面粉、小麦、大米…”李聚奎一边念叨一边想,忽然一个词语猛然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炒面!”

这是李聚奎在西北流浪的时候,当地老百姓制作的一种食物,制作过程非常简单,就是把青稞面加点盐炒一炒,制作出来以后干燥且体积小,但是又能保存很长时间。

这不就是志愿军最需要的东西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聚奎大喜过望的同时头脑也是非常清醒,他当即请示上级先制作一部分炒面试试效果如何。
其实志愿军所吃的“炒面”也并不全是面粉,其中也有其他谷物的粉末,加上盐和一些调味品,到食用的时候有水喝就行。

第一批炒面送上去以后,得到了广大指战员和一线战士们的广泛好评,外出作战的时候一名战士只需要带上一小口袋就能支撑好几天,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军在后勤方面存在的问题。

不仅是军粮在进行革新变化,后勤运输的方式也在不断更新,负责后勤的同志们在和美军飞机长期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安全实用的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飞机缺乏夜航能力,后勤运输队就晚上行动,工兵连夜架起浮桥搞运输,到天亮就拆除掉,有的地方竟然还搭建出了隐藏在水下的木桥,美军飞机在天上根本看不出来。
从此以后,“一把炒面一把雪”就成为了志愿军艰苦作战的代名词,虽然吃炒面的条件依旧艰苦,但总算是能够填饱肚子,不至于让战士们饿着上阵杀敌。

结语

结语

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都有李聚奎的身影,他以自己坚定的革命信仰和崇高的革命理想而彪炳史册。

解放战争时期,李聚奎虽然不再担任一线的军事主官,但是他负责的后勤工作对解放军的生死存亡则更为重要

1955年全军大授衔时期,李聚奎更是因为卓越的贡献而被授予上将军衔,这也是对他过去几十年革命工作和革命成果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