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文《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一时间惊艳四座,就连安徽省公安厅的官方公众号:安徽警方,都在4月4日清明假期期间发文《汽车贷款政策调整!》,当然转载的也有道理,新车上牌的车管所归口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交警大队)管理。

先简单回顾一

《通知》的重点内容:

1、通知目的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汽车消费金融支持力度,推动汽车以旧换新,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鹞石周说:3月11日,两会期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李云泽局长在2024特别报道两会声音中表示:金融监管总局正在研究降低乘用车贷款首付比例,同时进一步优化,新能源车险的定价机制,助力汽车走进千家万户。3月28日,两部门就指定《通知》,4月4日正式公布。可以说效率还是挺高的,可见本次政策的核心就是:通过加大汽车消费金融支持力度等系列措施,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前后的表述虽然有差异,核心意思是一致的,从金融角度来看,大概是:通过高杠杆,撬动高消费!

2、政策核心句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从原先的80%、85%调整为)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

鹞石周说:如何撬动汽车消费了?就是杠杆拉满!这次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自用新能源汽车可以简单理解为:燃油和新能源乘用新车的私家车。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就等于放开不管了,可以简单理解为“零首付”甚至更高,比如附加产品的贷款。原来说“零首付”就不仅让人联想到“骗贷”,没想到管理层本来只是说降低首付(之前至少还有15%),没想到这次一步到位了,放开不管了!

3、风险核心句:各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结合本机构汽车贷款投放政策、风险防控等因素,根据借款人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合理确定汽车贷款具体发放比例、期限和利率;切实加强汽车贷款全流程管理,强化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持续完善借款人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和抵质押品价值评估体系,保障贷款资产安全,严防贷款资金挪作他用。

鹞石周说:真的全面放开不管了吗?其实不是,监管对风险可控做了详细的,全流程的要求,更要求:保障贷款资产安全。

4、监管管理句: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金融监管总局各派出机构应强化对汽车贷款资产质量、机构稳健性的监测、分析和评估,促进金融机构汽车贷款业务稳健运行。各金融机构在具体业务中遇到重大情况和问题应及时向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反映。

鹞石周说:事前管理(风控、全流程),事后监管(监测、分析和评估),遇到重大情况和问题必须及时反馈!刺激消费是汽车金融助力产业发展和国家汽车产业振兴,但是发文的两个部门是要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资产质量的,所以虽然放行政策,但是监管伴随始终。

5、通知针对方:本通知所称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经金融监管总局批准经营人民币贷款业务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及获准经营汽车贷款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鹞石周说:这里的非银金融机构,从之前监管角度是:持牌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而如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管理的范围更广了,所以融资租赁、融资担保、小贷公司应该都在管理范围内。

是次贷危机?

还是泼天富贵?

第一反应:

为了汽车救市,金融不管不顾了

之前领导讲话了,估计大家都和鹞石周一样,激动又好奇,这次要将首付降低到多少,突然间一看乘用车新车放开了,一时间感觉很“震惊”,相当的不适应。这就好比孩子天天嫌弃爹妈管,真有一天说你长大了,不管你了,都觉得不适应,娘嘞!难道真的不管了吗?

这次,央妈带头,是真的不管了。让人感觉骗贷团伙、次级客户、垃圾客户一下子都涌进来“骗”个车一般,原本这几年国内经济下行,房地产下滑,资产都在贬值,车子都在降价,再来一个“零首付”不出坏账,不是次贷才怪了?

再想想看:

通知政策高明,且有深度

之前,鹞石周有次有幸旁听了一次监管的例行会议,整整记录了9页笔记。回顾切身的感受就是监管领导很懂业务,很了解市场的情况。这次:直接将乘用车新车放款额最高比例自主定义,相信监管不仅兼顾了大政方针、刺激消费的方向要求,同时也做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听取了重点、头部机构的声音。

其实,融资租赁和第三方平台,在激烈的价格竞争面前,通过对购置税、保险、装饰美容等汽车销售附属品的融资,早已经将融资额拉满,甚至3-4年以前,市场上其实就有贷款110%的产品出现,这么多年沉淀下来,有出风险退出的,也有继续稳定经营的汽车金融机构。

其次,新车的价格这些年确实非常乱!就拿厂家指导价作为一个衡量的尺度,前阵子海南的雷克萨斯还能加价卖,被投诉到315,更多的车型是打折卖,9折、8折、甚至5折、6折在卖,所以新车价格的标准线是混乱的,即便是开票价也未必是真实的成交价,所以从这个角度,监管的管理办法限制如果想绕开,也非常简单。

综合来看:如期堵住,不如放开,风险和资管质量是金融机构来把控,监管部门只需要总到监控和监管就好,这也是市场经济的特色,让市场自己调节汽车金融的风险把控。

接下来,

汽车金融新车市场何去何从?

新车消费刺激势在必行,汽车金融价格战这两年打的很纷乱,银行最强势,用绝对的价格、返佣优势抢占最优质的客户,其实银行很多新车客户压根不用贷款,都是被4S店逼着来做车贷的;银行吃剩下来的,留到了其他非银金融机构,非银金融机构在价格竞争上没有优势,只有学习优秀的第三方融资机构,从次级客户中找到有还款能力和还款能力的客户出来,通过更低的首付、更便捷的流程来服务好这批客户;同时,也要留有后手,一旦客户违约,如果合规、合法的将资产收回并有效处理,都非常考验每一家汽车金融机构。

价格上的绝对优势没有,但是相对优势还是存在的;国外其实很成熟的风险定价模式,其实也在第三方融资租赁等机构试验多年,将客户分层后,优质客户获得相对优势的价格,金融机构也避免了损失,而劣质客户虽然可能损失较大,但是溢价较高,只要整体风险控制住,高溢价和贷后资产处理结合,还是可以获得应有的业务规模和利润。所以,头部的三方公司也基本将这个路线跑通,跑通有2个原因:1、前期市场内卷程度还不是如今的白热,以时间换空间,通过小规模的试验田,慢慢推广普及到成熟;2、过去几年,大数据模型和金融风控科技不断成熟,为汽车金融的进化,风险定价的模型搭建提供了技术基础。

接下来,更多的银行及非银汽车金融机构,还会大举进入汽车金融板块,因为相对其他消费板块,汽车金融不仅有质,还有量,实在不行还有贷后托底。是不是每一家按照监管要求,进来的汽车金融机构,都能吃到这波流量红利了?鹞石周看来:如果提前修炼好内功的企业,基本上就是顺势而为,吃到泼天的富贵!没有准备好,仓促应战,人云亦云的企业,可能就会面临次贷危机

如今的政策及汽车市场竞争走势,其实早有在2年前,就有汽车金融行业资深专家已经预判过,2022年中国汽车汽车流通协会出版的纸质年鉴中,就刊登了这样一篇未雨绸缪的文章《汽车金融全链条资产管理》,并且给出了一些列的解决方案。

欢迎各位老铁,

关注《鹞石周说汽金》

近期鹞石周将邀请该文的作者现身说法,

并刊登回顾2022年的文章全文。

关注抖音《鹞石周说汽金》

躬耕汽车金融行业十五年!

汽车行业 深度报告下载

加入《车贷周刊 知识星球》

800+份 汽车金融相关行业资料库

请不要使用苹果支付!!!

加入后请加鹞石周微信:yaoshizhou666

公众号 付费阅读(12篇):

(上)

近期原创 欢迎阅读

危言耸听!车贷黑中介开始盯上了4S店?

(2023原创目录)

添加抖音号:鹞石周说汽金

微信添加:yaoshizhou666

点击下方关注兄弟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