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工社区建成之前,我们招零工就是到汽车站附近的‘工夫市’,车刚一靠近,就被各类务工人员扎堆围住,不好挑工种也不好找人。碰到阴雨天,工人不多,招不到工是常事儿。”青岛校企国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键斌回忆说,这是不少人记忆中的胶州市“工夫市”,也是零工社区建立前的常态。

现在不一样了,胶州市专门建设一处占地1700多平方米的零工社区。“新建的零工社区有服务大厅和待工大棚,企业的相关招聘信息会及时发布,实时更新,各类工种的工人分片划区,方便我们和零工人员快速对接,提高了匹配效率。”孙经理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我就是蹲在路边‘碰运气’,现在有了零工社区,不仅自己可以查看工种招聘启事,还可以根据所具备的技能资格、工资需求,让服务大厅里的人社工作人员帮忙找工作,省劲儿多了。”水电工人张师傅说。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灵活务工人员找工作大多通过自发形成的马路零工市场,不仅存在用工企业与零工人员岗位信息匹配度低、权益保障难等问题,同时严重影响交通安全,成为破坏城市形象、影响营商环境的“顽疾”。聚焦影响和破坏营商环境的难点、堵点、痛点,胶州市纪委监委开展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运用体验监督、“专责+专业”监督等方式直插一线开展监督检查,发现原零工市场地跨两个街道,存在跨区域、跨部门协调疏导难,零工人员占道揽工与执法部门打游击,招工人员停车难,市场功能不适应市场需要等诸多问题,需要不同街道、多个部门单位统筹协调解决。

针对上述问题,胶州市纪委监委召集人社、自规、执法等相关部门和属地街道进行会商,压实相关部门单位责任,通过规范建设零工市场一揽子解决问题。同时提出划定机动车禁停区域、强化动态巡逻、统筹街道执法力量,以及拓展零工市场功能的综合监督建议。新建的零工社区实行“人车分离”、“即时快招”,有效解决“围车揽工”,避免人群聚集,提供政策咨询、供求对接、职业规划、用工登记、劳动合同和用工协议签订指导等“全链条”服务,还贴心为务工人员提供平价早餐,设置超市、电动车充电桩、茶水间、医务室、母婴室等,满足零工多元化需求,成为全要素全过程的高水平综合性服务场所。

为引导灵活就业人员破除马路零工市场惯性思维,胶州市纪委监委督促人社部门和属地街道通过各类商(协)会组织加强对零工社区宣传,组织100余人的联合执法队伍在原零工聚集区轮流执勤,一对一、面对面向务工人员讲政策、提供服务。零工社区启用当天,700余名零工进场求职,变“马路蹲活”为“岗位找活”。目前,零工社区日均人流量1000余人,成交率60%以上,整体性系统性解决了马路零工市场痛点堵点问题,满足了企业用工多元化需求,搭建起用工者与求职者之间的“桥梁”,促进了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受到企业、群众广泛好评。

胶州市纪委监委“护航行动”工作专班负责人表示:“下步,我们将深化护航行动,升级路径打法,紧盯营商环境关键领域,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白晓 通讯员 张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