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阳光小暖

编辑丨阳光小暖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河南见到朋友打招呼,你总能听到“吃过了吗”“今天中午吃的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现如今的河南是全国产粮大省,但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河南的百姓想吃饱

饭都是极为困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如今生活条件已经实现飞跃,但我们却不能忘记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吃不饱饭?

六十年代初期,我国还处于动荡时期,全国人民为了建设更好的新中国,节衣缩食努力建设。

对于五六十年代的事情,家里的长辈最有发言权了,听奶奶说他们那时候吃白面都是很奢侈的事情,更别说吃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里经常吃的食物是红薯、玉米、野菜等,为了增加口感,可以做玉米面饼或窝窝头,但是和我们现在所吃的杂粮馒头味道是天差地别的。

即便是把粮食做成粥,也是稀汤寡水,零零星星几粒米沉在碗底,大家经常食不果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在五六十年代的城市,部分双职工家庭条件还是差不多的,因为他们有固定收入,国家还给一部分粮食补贴。有的家庭可以买到自行车,手表,甚至领到白面,他们几乎没有遇到吃不饱饭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农村人生活条件就差很多,很多人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粮食作物数量有限,每家又都是5.6个孩子,根本吃不饱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家里老人讲,六十年代村里建有生产队,30—40人为一组,组成一个生产队,集体进行劳作、计分,很多人为了让家人吃饱饭,起早贪黑劳作,披星戴月种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因为家里人口多,实际劳动力低,经常出现辛勤劳作一年却分不到钱的情况,实属老一辈人的无奈。

大家分不到钱,就更不要提买食物改善生活了,只能把家里养的鸡换些米面,些许还能撑一段时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有些农民实在过于贫穷,没有钱也没有可以置换粮食的值钱物件,只能去山上挖一些苦涩的野菜、树皮裹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吃糠咽菜

七十年代大家饮食也只是单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

这个时期,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为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粮票、副食品票、肉票等应运而生,多种食品开始直接面向民众供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历过七十年代的人对供销社应该不陌生。供销社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其实供销社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国有企业,里面的员工和如今的公务员没什么差别。

供销社采取的是统一购买销售的模式,里面售卖的物品也和如今的超市一样,不管是毛巾、脸盆,还是白糖、食用油,种类繁多,都可以买到,这时大家就已经可以使用各种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各种票都是按人头发放,并不会多发,人们还不能随心所欲领取食物。大家经常吃的食物还是大米、小米、玉米、野菜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供销社的出现,使得大家在以前的食物基础上,种类更加丰富些,馒头、肉等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

虽然猪肉不再像以前那样难以买到,但是因为价格昂贵,数量有限,还是有很多家庭吃不起,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舍得割一些猪肉,包一点饺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这个阶段,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在饮食方面也只是刚刚达到温饱水平。

粗茶淡饭

八十年代是中国的重大转型年代,也是改革开放的黄金年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民营经济处于起步阶段,市场经济势头刚起,很多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

此时,我们在饭桌上慢慢可以看到鸡鸭鱼肉,馒头、面条已经成为普通百姓的寻常吃食,很多人不用再过紧衣缩食的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十年代国家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天津、上海、广州等城市,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成为了“先富起来”的城市。他们消耗的牛羊肉、猪肉等肉类数量,全国领先。牛奶鸡蛋对他们来说也成了家常便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不是中国所有家庭都那么富裕,据体育巨星姚明讲,他小时候饭量很大,经常需要吃牛奶、鸡蛋、鱼、大排等营养物质,他的父母为此经常发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见,虽然他家里条件不错,但是一些有营养的食物在当时也不是那么丰富,其价格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

根据相关统计发现,81年到87年,当时中国农村人食用肉食的数量远远低于城市,鸡蛋消费量几乎是城市消耗量的五分之一,更不要说鱼虾和食用油的食用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寻常百姓来说,面条、米饭还是他们的主要食物,在我们北方人的餐桌上,经常看到的仍然是白菜、红薯、玉米。但是在八十年代,“吃肉”不再像以前那么遥不可及,很多中学食堂都可以打红烧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营养均衡

时间跳跃到如今,我想大家不禁要感慨,真庆幸我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每天都面对各种美食的诱惑,我们的饮食不再局限于米饭、面条、蔬菜、肉等。燕窝、鲍鱼、鱼翅、海参甚至也可以品尝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快递行业的飞速发展,我们只需要点一点手机,就可以吃到内蒙古的羊肉,云南的米线,广西的螺蛳粉......有很多美食不怕你吃不到,就怕你没有那么大的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饮食形式也不再局限于炒菜,我们可以吃烧烤、火锅、麻辣烫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食物种类的多样性并没有满足我们的要求,有很多人开始注重营养均衡。

现在有一个新兴的职业,叫营养师。他们会对食物进行热量,成分等多方面的评估,从而给我们提供一个营养均衡的食谱。这个职位也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自身营养均衡方面更重视而产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再是“怎么吃饱”,而是“怎么吃好”。

比如高血压患者要限制脂肪的摄入;肝火较旺的人要多喝菊花茶;咳嗽不能吃寒凉、辛辣刺激性食物;肥胖的人要清淡饮食;对于贫血者,多食用菠菜、动物肝脏、血制品;肾虚者,多食用动物肾脏、银耳、黑芝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要吃好,还要吃得安全。今年315曝光了一批问题食品:化学药剂泡的豆芽、三无糕点、不干净的腌制品......都在对我们敲醒警钟,一定要注意饮食安全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由于养生行业的兴起,众多养生食品也随之产生,比如阿胶、燕窝、海参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对于以前人们辛苦劳作才能换取一点粮食的情况,我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饮食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放在以前,别说营养均衡了,能否吃饱饭还不一定呢。

从六十年代吃不饱饭到如今饮食文化的多样性,离不开父辈的努力,和国家的繁荣昌盛。丰富的食物资源不是我们铺张浪费的理由。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更应该在珍惜食物的前提下,去吃饱吃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信息来源:

1.《篮球明星姚明:童年为喝牛奶进体校学习篮球》.新闻晚报

2.《开放中国:改革的四十年记忆》.经济观察报

3.《中国生活记忆:80年代》.陈煜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