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 微 张永晴

“一带一路”倡议由中国发起,可以看作一份宏大的全球发展规划,其实施以来获得了相关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响应,特别是在非洲地区,在53个同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中,已有52个国家以及非盟委员会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非洲已经成为共建“一带一路”极其重要的合作伙伴。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解锁共建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瓶颈的最重要工具之一,而中国在非洲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拥有独特优势,因此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设施联通成为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首要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非交通基础合作具有高度的互补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工业制造业的供给生产水平要求较高,当前非洲国家大多还处在工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出口产品以农产品和铜、钴等工业原材料为主,而建设所需工业成品多依靠从国外进口。中非出口品的生产与交换基于不同梯度,处于互补互利的福利区间。一方面,中国经济已经迈过高速增长阶段,建筑业相关工业品出口非洲对消解国内工业产能过剩来说是一次机遇,能够拓宽交易市场拉动国内经济活力。另一方面,为了顺应非洲大陆自贸区的发展需要,非洲计划到2040年在大陆区域内累计开通30700千米的公路和30200千米的铁路干线,自2012目标提出至今共完成16066千米公路和4077千米铁路的建造,完成率分别是52%和14%,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缺口仍然很大,未来中非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空间非常广阔。

充分发挥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工业化水平实现了空前的提升,在这一进程中,中国也慢慢总结了自身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经验。于建设理念,认为“要想富,先修路”,道路交通作为重要的公共服务产品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应当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推进目标。

于建造能力,中国拥有世界上一流的基建队伍,不论国内还是在境外都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建设任务,受到所在国的一致好评。在融资方式上,不能仅仅依赖政府财政拨款,应鼓励企业和私人部门积极参与,推进建设主体多元化、网格化发展,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力量,实现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的稳定性和社会化。依托丰富的经验,在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实践中,避免非洲国家对单向扶持过度依赖丧失自主发展能力,中国注重开展同东道国政府、工业集团和社会组织的深度交叉合作,努力调动当地人民的智慧和能动性。

重视洲际综合长远发展的效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覆盖亚欧非大陆,这就决定了该倡议提出的站位和眼光是高于世界上其他合作框架的,联通区域间合作可能迸发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非洲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伙伴,交通上实现互联互通是深度融入地区发展的基础。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线路的宏观设计要比只着眼于国内发展要目光长远。各国依托统一框架也能提升非洲大陆交通网络建设的效率和兼容性,对接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的建设需要,共享今后洲内、洲际发展的长远收益。同时,也应看到,因涉及地区较广,相关国家的差异和不安全因素给共建“一带一路”带来了诸多现实困难。还需中非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通力合作,增进互信共识,为释放合作潜力、共享发展红利提供较为安全稳定的周边环境。

共建“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的合作性倡议,强调平等尊重、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基于自身发展经验和技术优势,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支持非洲国家建设了一大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减贫和自主发展。展望下一个十年,中国将继续加大对非基础设施合作力度,创新发展融资模式,帮助非洲建设更多的互联互通项目,推动非洲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

(作者分别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