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是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TG)和类脂的总称,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甘油三酯。TG的水平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与种族、年龄、性别以及生活习惯有关。血脂异常的主要危害是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所以,无论是高胆固醇还是高甘油三酯,都需要进行干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甘油三酯增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在各种脂蛋白中,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及其残粒TG含量较高,被统称为富含TG的脂蛋白。当TG升高常反映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增多,这些残粒脂蛋白由于颗粒变小,具有直接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另外国外的多项研究显示,高TG血症与冠心病和(或)脑卒中独立相关。且与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之间也存在密切关系,可能是糖尿病视网膜硬性渗出和黄斑病变、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可能促进蛋白尿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甘油三酯超过多少,需要吃药?

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版),甘油三酯(TG)的合适水平为<1.7mmol/L,1.7mmol/L~2.3mmol/L为边缘升高,TG≥2.3mmol/L时为升高。高TG血症的治疗主要取决于患者TG升高的程度和心血管整体危险水平。一般来说,TG轻中度升高(2.3mmol/L~5.64mmol/L)时,低密度脂蛋白达标仍为主要目标,非高密度脂蛋白达标为次要目标。当TG重度升高时(≥5.65mmol)应立即启动降低TG的药物治疗,以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进行药物治疗?

贝特类、烟酸及ω-3脂肪酸对TG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推荐用于以TG升高为主的血脂异常患者,他汀类药物主要对胆固醇高效果更好,对降低甘油三酯的效果稍弱。

1)贝特类:主要有非诺贝特和苯扎贝特。有研究显示,接受非诺贝特的高TG患者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27%,且所有非诺贝特患者的微血管终点事件均显著降低。

2)烟酸:烟酸的降脂作用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抑制脂肪分解和减少肝脏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和分泌有关。研究结果显示,烟酸治疗可使男性心肌梗死后患者5年冠心病死亡率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14%,随访15年时全因死亡率降低11%。

3)ω-3脂肪酸:ω-3脂肪酸通过调节VLDL和乳糜微粒代谢降低血清TG水平,其效果与使用的剂量及基础TG水平有关。应用ω-3脂肪酸治疗可使TG降低3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甘油三酯应对如何改变生活方式?

其实无论患者TG基线水平如何,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均应作为治疗高TG血症的基础。包括:

(1)控制体重

超重或肥胖的患者体重降低5%一10%,TG可降低20%左右。所以应力争达到体重指数(BMI)正常化,或1年内使体重降低至少10%以上。

(2)合理饮食

通过控制饮食总热量、限制碳水化合物与脂肪摄入、增加蔬菜和优质蛋白质摄入,可使TG降低20%-50%。

(3)限制饮酒

酗酒是导致TG升高的常见原因,TG重度升高的患者应立即戒酒。无饮酒习惯者不建议饮酒,有饮酒习惯者应将每日酒精摄入量控制在30g(男性)与20g(女性)以下。

(4)适量运动

规律性的体力运动有助于减轻体重,还可直接降低TG。建议每日进行至少30min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至少5次,包括快走、骑车、登楼梯等运动方式。超重或肥胖患者应进一步增加运动量。

(5)戒烟

戒烟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整体风险性,所以高TG血症患者应积极戒烟。

除了上述药物和生活方式治疗,还要注意针对病因对症治疗。

饮食无节制没有规律,尤其是早上不好吃早餐,中午晚上多饮多食,就会让外邪入侵,胆囊收缩功能下降,胆汁分泌 减少,甚至逆行返流入胃与胃酸作用对黏膜凭障产生破坏形成胃痛、胃胀、打嗝、烧心、嗳气、胃酸过多、口苦等诸 多胃的不适,这个混合后通过幽门进入肠道对肠黏膜凭障产生破坏,形成肠道不适,根在胆,胆不好往往是被忽视的 ,在右腹肋骨边缘处隐隐不舒服,因为胆汁是代谢脂肪的重要物质,人变得消瘦正是如此所致,胆很重要 脂肪与胆固醇代谢主要依靠胆汁来完成,胆不好则导致胆固醇及脂肪代谢异常,就会容易出现胆固醇和血脂等指标异常,从而会导致血管壁钙化,血液中的脂肪浓度增加,导致血压异常等情况产生,所以说高血压的根源在胆, 通过上面大致了解了是胆囊把胃给套路了哦,有时间到到农村挖点树栄苦菜,一般在苏北灌南一带较多,用时加红糖,煮水喝,趁热喝,不要喝冷的,原产地连云港灌南,叶子背面有白色絮状物,另外,晚上尽量早点睡觉,不要太迟休息。

常见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原因包括遗传性、药物、嗜酒、其它疾病等。1)遗传因素包括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高乳糜微粒综合征。2)药物因素包括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剂、免疫抑制剂等。3)疾病因素包括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甲亢、肝肾疾病和妊娠等。遗传因素无法改变,但药物方面、疾病因素应尽量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