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华林场产业园区一角。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 周静

龙江的春天,乍暖还寒,齐齐哈尔市克东县爱华林场里一派繁忙景象。早上四五点钟,阵阵发动机的轰鸣声打破了村庄的寂静,起苗、打包、点数、装车,一批批优质苗木从苗圃发往各地。早饭后,在“林乡客”品牌的加工车间,人们将林下鸡蛋、鹅蛋、猴头、木耳等林场本地出产的绿色产品装好发货……

这番欣欣向荣的景象也曾经历过一派萧条:年轻人出去打工,留守老人缺乏活力。2018年以后,随着国有林场改革的实施和全面推行林长制,爱华林场才渐渐有了变化。克东县成立了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出台了林下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明确重点任务及举措7项24条,为林下经济建设规划了发展方向,在爱华林场建立了试点,从项目资金上给予支持,从政策上给予倾斜,积极扶持林下产业发展。

“各级领导们月月来、周周到,为林场产业建设谋划蓝图,爱华林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爱华林场场长吴雪飞说。在克东县委县政府和齐齐哈尔市林草局党组的领导和关注下,藏香猪、赤松茸、黑木耳等一批林下产业项目在爱华林场落地见效,2023年,林场林下养殖基地、林菌培育基地、林药产业园3个产业综合体产值就达到1600余万元。

有人“打样”,就有人跟上。“原来兜没钱,胆就小,现在不一样了,林场改革后兜里有钱了,腰杆子也硬了,看到林下产业真能赚钱,县里也真支持,就有信心有胆量去琢磨干了。”林场职工邱洪印与其他几个职工联合开办的林下绿色食品合作社今年年初刚开业,主营林下养殖场的产品以及山菌、山野菜等绿色产品。“两个月就卖了14000元,线上线下销售效果都不错,现在还不是旺季。下一步我们还会继续扩大规模,跟林场的几个产业基地一起合作,共同打造绿色品牌。”

林场职工汪文青说:“今年我一亩山槐苗就卖了2万多元,在没加入合作社前我根本不敢种这玩意儿,也根本不敢想能赚钱。”很长一段时间里,林场种植的苗木以低端为主,粗放而单一。近几年,林场职工自发成立了苗木合作社,多家散户整合在一起,不断引进先进的育种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自产自销与订单培育两种方式拓展销售渠道。如今,爱华林场种植各种苗木2200亩,总产值可达5800余万元。除草松土、种植养护、装车销售……合作社不仅给林场经济发展提供了长足动力,还为林场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助力职工增收。

“我们的目标是把爱华林场打造为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克东县林草局局长周森林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