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18日,俄罗斯总统新一轮选举落下帷幕,普京以87.28%的支持率高居榜首,毫无疑问,普京再次连任。

如今,普京已经是72岁高龄,俄罗斯民众为什么还愿意让他来做总统?

如果普京再次连任,对于世界格局及俄乌冲突,又会有什么影响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3月18日,俄罗斯2024总统大选终于尘埃落定。

在3月15日至3月17日间进行的第七轮投票中,屏幕实时数据显示,普京以87.28%的支持率稳居榜首,刷新了以往四次选举的个人最高记录。

据俄罗斯官方报道,此次参与投票总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77.44%,也是自俄罗斯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显示出民众们对普京的支持以及其执政能力的信任。

如今计票工作已经全部结束,普京第五次成功就任俄罗斯总统。

包括中国在内的友好国家,已经在3月18日向普京发布贺电,普京本人也在当天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表示,会带领俄罗斯进入新时代,绝不会辜负选民和俄罗斯的希望,将会建设一个更坚实、强大、高效的国家。

此话一出,立刻引起了俄罗斯民众的欢呼。

那么,已是72岁高龄的普京,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竟能在俄罗斯第一把交椅上稳坐20年呢?

想知道普京再次连任的原因,首先要了解2000年普京刚接手时,俄罗斯的混乱局势。

对内,金融寡头操控政治。

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之前,资本主义狂流已经席卷了整个俄罗斯政坛,在金融、能源、传媒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一批资本联盟,并衍生出七个资本雄厚的金融寡头。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执掌俄罗斯政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利钦十分向往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先是对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全盘否定,然后给予政治寡头相当宽容的经济政策。

叶利钦本意,是要整顿苏联解体后萎靡不振的俄罗斯经济,效仿西方,采取完全放任的手段,任由资本主义通过市场进行调节。

可惜,这些政策助长了经济寡头的气焰,让他们有机可乘,在垄断各领域后开始燃脂政治。

1996年俄罗斯大选,七大寡头之首的别列佐夫斯基暗中斡旋,联合其他资本家,将叶利钦再次送上总统之位。

从此之后,叶利钦在政治上的处境便更加被动了。

世纪之交,叶利钦意识到自己已无法控制七大寡头,更不能改变俄罗斯的困境,于是选择退位让贤,让总理普京接任总统之位。

然而,七大寡头对此人选并不满意。

普京此人手段强硬,刚正不阿,或许由于此前常年在克格勃任职,其简朴作风与资本主义联盟格格不入。

他们深知:普京上台之后必然不能任人摆布,于是七大寡头决定推举别列佐夫斯基竞选。

只是,无论是政治履历还是民间威望,别列佐夫斯基都不是普京的对手,很快,2000年大选揭晓,普京成功竞选俄罗斯总统。

别列佐夫斯基心有不甘,于是联合七大寡头打压普京政权。

不过,这些举动并没有恐吓住普京,普京上台后第一时间,就开始着手解决国内的寡头政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采取先礼后兵政策,明确告诉七大寡头,他们可以在俄罗斯境内赚钱,但绝不能染指政治,否则俄罗斯政府和国家法律绝不会放纵。

可惜寡头们并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上,依旧我行我素,与普京作对,于是普京各个击破,先控制了掌握传媒的古辛斯基,并借助舆论压力向另外六大寡头施压。

普京雷厉风行,以金融诈骗罪、危害国家安全罪、偷盗国家财物罪等重大罪名,给包括别列佐夫斯基在内的六大政治寡头定性,并下令对他们进行逮捕。

失去政治依仗的金融寡头如丧家之犬,迅速逃往其他欧洲国家,寻求别国的政治庇护。

虽然他们裹挟走大量现金,但也流出了市场空白,普京快刀斩乱麻整顿了市场规则,一边制定法律,一边扶持新的资本集团,很快就恢复了国内经济和金融的正常运转。

对外,车臣独立蠢蠢欲动

车臣与俄罗斯之间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早在苏联斯大林时期,受制于强大苏联红军的压力,车臣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不过是苏联解体之后,车臣就一直谋求独立,其领导人不肯承认俄罗斯对车臣的主权拥有,认为车臣是一个主权国家。

但车臣的地理位置太过险要,正位于北高加索山脉的战略要冲,俄罗斯必不可能放任车臣独立或发展。

在车臣的一再挑衅下,1999年,当时还任职总理的普京,组织10万大军对车臣采取了军事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臣军队号称天下无敌,但在普京亲自坐镇指挥的十万大军面前,依旧溃不成军。

从此之后,车臣再无力向俄罗斯发动进攻,独立组织已经基本解散,虽然偶有小股兵力袭击边境俄罗斯人民,但也在普京反复的镇压中销声匿迹。

到如今,车臣领导人折服于普京的个人魅力,已接受了普京的管控。

所以,普京曾经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俄罗斯,他能在短短20年内,让俄罗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经济、军事渐渐恢复苏联时期的状态,甚至还顺利回到世界三强的位置,他的能力自然毋庸置疑。

正因如此,普京才受到俄罗斯人民的爱戴,俄罗斯人一致认为:只有普京能带领他们越来越好,所以他们坚定不移地支持普京。

除此之外,普京连任还有两个特殊原因。

首先是没有合适的继承人。

纵观古往今来,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位置至关重要,领导人的个人作风和政治理念,也会影响到全国上下。

譬如普京。

普京本人崇尚简朴、性格强硬坚毅,与其相配合的,无论是国防部长绍伊古还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都有着相似的行事风格,所以他们才能够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而挑选继任者和挑选政治搭档,亦是同等重要。

在国际舞台上,继任者将前任者的政策法度全盘推翻的不在少数,以如今俄罗斯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如果想要让俄罗斯蒸蒸日上,继任者就必须走和普京一样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在2023年,普京宣布参与大选之前,国际社会对普京的继任者人选,曾有过十分激烈的讨论。

多数人首推梅德韦杰夫、拉夫罗夫和绍伊古三人,毕竟在几十年的配合中,他们的政治路线已经保持基本一致。

但有一点令人惋惜,作为与普京同时代的人,这三人的年龄也已经偏大,即便将来真的竞选成功,恐怕也只能在总统的位置上坐一到两任。

对于俄罗斯而言,过快的更替会带来政策的转变,尤其俄罗斯政治体制受总统因素影响较深,更换越快,只会愈发混乱。

其实在此之前,普京也曾经做过尝试,2008年当普京第二任期满之后,依照当时俄罗斯宪法规定,他已经无法再参与选举。

于是普京与梅德韦杰夫合作,让梅德韦杰夫担任总统,普京担任总理。

普京认为:梅德韦杰夫会是自己政治一波的继承者,却没想到,这一尝试竟出现了大问题。

诚然,在处理内政问题上,梅德韦杰夫是一把好手,但他的政治主张和外交政策过于柔和。

之前梅德韦杰夫任总理与普京配合时,俄罗斯有一位强势的总统和一位柔和的总理,在处理内政外交时就能达到平衡。

可惜梅德韦杰夫上台后,采取了更加宽和的经济政策,并且大量对外投资,不仅助长了资本主义的气焰,还在2008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中越陷越深。

迫不得已下,普京只能及时止损,在2012年再次竞选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目前,仍没有年轻的活力注入俄罗斯最高领导层,普京挑选继任者的征程,任重而道远。

最后是俄乌战争的影响。

如今俄乌战争正激烈进行,就在前不久的3月22日,莫斯科音乐厅还遭受到了恐怖分子的袭击。

据俄罗斯外交部表示,这场恐怖袭击背后由乌克兰指使,俄方会在整体调查结束后通知乌克兰方。

不过乌克兰方面对此事拒不承认,要求俄罗斯务必拿出有力证据。

双方在俄乌战场上的冲突持续加剧。

当地时间3月31日,普京签署春季征兵令,预计将有15万18岁~30岁之间的俄罗斯年轻人投身军队。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俄乌冲突短时间内很难结束。

战场上最忌讳的就是临阵换帅,在普京面前也同样适用,如今的俄乌冲突,已经将普京架到风口浪尖,也只有他能够顶住国际压力,继续维护俄罗斯利益。

此时如果更换总统人选,无论新总统的政治主张如何,恐怕都会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届时,俄罗斯恐怕就要面临腹背受敌的困境了。

当然,普京成功竞选,对于世界各国来说也有着重大的影响。

首先对于俄罗斯本身而言,普京作为最高领导人,对待工作一直鞠躬尽瘁。

他可以继续执行既定的政治和经济规划,带领俄罗斯经济摆脱美西方国家的笼罩,建立新的经济格局,同时也能在俄乌战场上指挥军队,争取利益最大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对于美西方国家而言,普京是一位难得一遇的劲敌,其政治手段老辣,军事手腕强硬,况且有着与北约国家斡旋多年的丰富经验,是绝对不可忽视的对手。

普京连任,会让美西方国家倍感压力,将更多的重心聚焦到俄乌战场上,而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也会随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后对中国而言,在中俄两国元首的推动下,双边合作正在进行,普京连任会,让中俄两国的能源贸易更加平稳。

当然,中,国从不干涉他国内政,只是由衷的希望各国能够欣欣向荣。

尽管如今普京已经72岁高龄,他在俄罗斯国内依旧有着极高的威望,而且以俄罗斯目前的形式来看,只有普京连任对俄罗斯来说才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普京连任固然会给北约国家带来重大挑战,但也为世界和平提供了可能,希望俄罗斯能够在普京的带领下蒸蒸日上,人民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