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腾讯控股(0700.HK)累计下跌了19%,作为港股的股王,造成其疲软走势的多重因素中,大股东Prosus的大额减持是其中一项重要因素。而现在,这种情况或许即将改变,属于腾讯的“大势”可能真的要回来了……

01.一季度港股回购规模再破新高,腾讯再登“回购王”宝座

2024年一季度,港股市场的回购规模再次突破历史新高,达到了496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超过200%;从数量上看,一季度进行回购的公司达到了130家,亦比上年同期增加了约80%,每家公司的平均回购金额约为3.82亿港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8年至今,恒指走势与回购活动往往呈现负相关性,指数越低,进行回购维护股价的上市公司越多,回购行为越频繁。从历史经验看,回购信号通常也预示着市场底部的临近。自去年底以来,港股上市公司的回购行动显著增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一季度,港股再次荣登港股“回购王”宝座,期间累计回购了近150亿港元股份;汇丰控股、友邦保险则以92.4亿港元、75亿港元的回购额分列二三位。回购金额TOP20的公司中,美团、小米、快手等不少科技公司均名列前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腾三亿”变“腾十亿”,回购速度或将大幅跑赢大股东减持

自1月下旬以来,腾讯的每日回购额便已超过10亿港元,“腾三亿”变成了“腾十亿”。

此前腾讯发布的年报称,2024年度将投入不少于1000亿港元回购股份,是2023年回购额度的两倍以上。即,未来三个季度腾讯还将继续加强回购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2022年6月腾讯大股东Prosus及其母公司Naspers(南非报业集团)宣布减持腾讯股份以来,腾讯的回购节奏便不断增强,连续在2022及2023年度登顶港股回购榜单。但在此期间,其回购行动尚未赶上大股东的减持速度。

2022年下半年,Prosus累计减持了507亿港元,2023年全年则减持了700亿港元。相比之下,腾讯在这两个时期的回购金额分别为274亿港元和483亿港元。即,此前Prosus的减持力度实际上高于腾讯的回购速度。

不过,今年一季度Prosus减持腾讯的金额为125.8亿港元,占同期腾讯交易额的3.24%,日均减持约2.1亿港元。

按照这个速度,今年Prosus将减持大约520亿港元的腾讯股份(按全年248个交易日计),只有腾讯回购规模的一半。也就是说,Prosus减持腾讯的力度在放缓中,并且腾讯的回购力度持续增强,今年或将大幅超过大股东的减持速度。

03.腾讯净回报率达5%,大势要回来了?

从Prosus发布开放式回购计划时的公告上可以看出,其用于自身回购的资金基本来自于其对腾讯股份的套现。最近四周,Prosus的每周回购数量占自身每周交易量的比例基本都在25%左右。

而根据Prosus所在上市地泛欧交易所(Euronext)的规定,上市股票每日回购量不得多于其前20个交易日平均日成交量的25%。即,Prosus的回购金额受自身股份每日交易量限制,如果交易量不活跃,会明显影响Prosus的回购金额。

据市场人士分析,由于Prosus的持续回购,其流通股一直在减少,并导致其流动性和交易量也同步降低。加上交易所25%的回购限制,Prosus的每日回购金额正在减少,最终导致减持腾讯的金额也在降低。

据Prosus的表态,其对腾讯的减持并非是不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而是旨在收窄Prosus市值与资产净值之间的折价。在可预见的将来几年,Prosus的开放式回购计划预计仍会持续,但每年减持腾讯的规模可能会呈现逐年下降的局面。

此外,据腾讯的年报显示,2023年还将继续加大股东回报力度,计划派息每股3.4港元,合计达到约320亿港元。

对腾讯而言,大规模的回购以及分红力度的加强,将大大提升股东回报率。即便抛开成长性看,回购(1000亿)+分红(320亿)带来的净回报率也已达到了5%。而大股东减持压力的减弱,也将降低潜在抛盘的利空影响。

近1个月,腾讯已累计上涨了12.7%,明显跑赢恒生指数的3.1%。而年报业绩显示,2023Q4腾讯实现收入1552 亿元,同比增长7%;调整后归母净利润427亿元,同比增长44%,超一致预期1.7%。

利空消除、业务增长前景良好和盈利回报提升的多重推动下,这一次,属于股王的“大势”或许真的要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