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语辰静晓

迄至本篇,“合肥城市地理”栏目终于喜迎第50期啦!看了眼文末索引中的“街巷里弄”,突然想到——老城小巷聊到了许多,却少了几条主街的身影,似乎是在等“恰好”的契机?这不,春暖花开好时节,偕友出行正当时,若是选择城市漫游&城市考古,首推合肥拱辰街。那么问题来了——在合肥,为什么要逛拱辰街

——引子

“拱辰街”如何得名

在正式讲述“街史”前,有必要了解下“拱辰街”这个名字。因该街北首(今环城北路与拱辰街交叉口处)为庐州城七大城门之一——拱辰门而得名,拱辰门亦是庐州城唯一的北门。拱,围绕、环绕,拱卫;辰,这里特指北辰,也就是北极星。合二为一“拱辰”即是拱卫北极星,如此方位也就对上了。

· 拱辰门(1938年) ·

▲ 作者:辛木

《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故又以“拱辰”喻拱卫君王或四裔归附。以北门“拱卫君王”是有说法的——明永乐十九年(1421),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君王在北”,“拱辰门”出现或与此事有关。类似的还有杨吴时期,在庐州城东门上筑五凤楼,以呼应首都江都府(今江苏扬州)。

· 德胜门(1938年) ·

▲ 来源:资料图片

此前金斗城的北门,一般认为即镇淮楼。不出意外的话,“新北门”早在唐末五代时期的扩城运动中即已落成,通称北门,旧名待考。这座城门,向外连接官道,向内辟设街道,通往城市中心,再由其将居住、商业、产业、文教等功能反向“辐射”,进而布局住宅、店坊、庙宇等建筑于两侧,逐渐形成规模街区。

· 北门外(1938年) ·

▲ 作者:辛木

从这条街上的公共建筑,也能看出一些端倪。地藏寺,又名普慧寺,遗址在今合肥三中附近,元建,一说宋淳熙八年(1181)建——遂将此街历史推进至宋元时期。至于拱辰门,门上起楼三间,另设月城(即瓮城),顶有石台。门外有“拱辰桥”,为三孔石拱大桥,跨肥河上,曾于光绪十一年(1885)重建。

· 拱辰门 ·

▲ 来源:嘉庆《合肥县志》

“四湾子”什么情况

今天,人们常称拱辰街为“四湾菜市”,隔着阜南路的南边还有条“四弯(湾)巷”。先来说这个“湾”,本义指河水弯曲处,海岸凹入陆地、便于停泊的地方。由其衍生出动词,使船停泊;量词,用于水或水面,相当于“处”。再者同“弯”,便是“四湾子”的情况,意即“四弯子”。但若是行走其中,却怎么数都没有四道弯?

· 四湾巷(2018年) ·

▲ 摄影:又心

· 四湾菜市(2021年) ·

▲ 来源:庐阳文旅

事实上,从拱辰街到四弯巷不过是当年“四湾子”的一部分。根据现行地名来看——从十字街出发,至义仓巷口向西为第一弯,即今市会巷;接着,转向东北为第二弯,抵今操兵巷;继续至西首(今操兵巷与四弯巷交叉口)折北为第三弯,即今四弯巷;最后一弯至陈小巷(原通北门大街)北侧,方回归直街,即今拱辰街。

· 北门大街 ·

▲ 来源:万历《庐州府志》

前文提到“北门大街”之肇建,“四湾子”则是其较为原始的一段街道。之所以形成如此走向,历来说法不一。一说两侧居民就地势建造住宅,故参差不齐;又说因“风水”需要,进城忌讳“一线到头”,遂有意为之。相对而言,前者较为合理,城内时有七弯巷(今废)、龚湾巷(今龚湾路)等,同属类似情况。

· 北门大街 ·

▲ 来源:康熙《庐州府志》

尽管明代城市史料未提及此街,但在当时的府、县及城池图中,均进行了显著性标注。还是嘉庆《合肥县志》,进一步明确了“北门大街”的存在事实,并阐述了其起讫:“迤南为四湾街,又迤南十字街”。乾隆《庐州卫志》还提到了位廖见日,此人乐善好施,曾经“平北关地藏寺一带道路”。这是一条珍贵的修建记录。

· 廖见日传 ·

▲ 来源:《庐州卫志》

基于同十字街的直面联系,北大街亦是重要的商业街区之一。上世纪20年代,董氏五兄弟在此开设“公安号”当铺,名震一时。“老合肥”牛耘回忆称,这里曾是著名的香火集散地,当年临街两侧排满大小香店,前来采购的生意人络绎不绝。此街还有一大特色产业——竹器,部分老店至今仍在经营。

· 黄氏篾编(2020年) ·

▲ 来源:庐阳区文化馆

除商铺店坊外,还有一些大家族选择在此聚居。《续修庐州府志·世族表》便提到一支“李氏”(非李天馥或李鸿章家族),世居北门大街。前文提到的“董氏”,乃是乾隆四十三年(1778)戊戌科武殿试一甲第三名“武探花”董金凤的后裔。而合肥四大家族之首——“龚氏”,亦在此街上置办了房产。

· 合肥李氏 ·

▲ 来源:《续修庐州府志》

曲折的街道并不利于城市发展,甚至阻碍了正常的交通运输。于是在抗战前夕,由义仓巷口向北开拓,裁弯取直而直抵北门,街宽约6米,四湾街段留在直线西侧。此事目前仅见“民间记忆”,而官方资料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才有所披露,故不知当时改道的直接原因及工程详情。或与战前修筑城防工事有关。

· 北门大街(1919年) ·

▲ 来源:“中研院”人社中心

民国二十七年(1938)5月14日凌晨,日军由南门侵入合肥城内,众多市民被迫由北大街向北门方向“跑反”。追至拱辰桥时,日军索性架起机枪,向桥上拥挤的人潮疯狂扫射,再快速度也逃不过“枪林弹雨”的来袭,一时间“桥上尸体枕藉,桥下河水断流”,死难平民数以千计。这便是惨绝人寰的“拱辰街惨案”。

· 拱辰桥(1930-1940年代) ·

▲ 来源:资料图片

三十六年(1947)2月27日,合肥县参议会一届四次会议决定,将北大街改为“鸿仙街”,以纪念近代民主革命家范鸿仙。范鸿仙,名光启,别号孤鸿,合肥北乡人,被誉为“光复南京第一功臣”。孙中山曾赞道:“范君一支神笔,胜十万师。”其逝世后入葬中山陵,被追赠为陆军上将,亦是合肥“辛亥三烈士”之一。

· 范鸿仙 ·

▲ 来源:《上海报》

· 鸿仙街(1947年) ·

▲ 来源:《皖报》

从“北大街”到拱辰街

1950年,鉴于北大街为城区通往北郊的主要道路,将义仓巷口至淮河路的中路路段拓宽至15米,两侧设人行道宽各3米。1954年,拱辰桥毁于洪水。1955年,市政工程处在古桥址下游50米处重建新桥,即北门桥。同年2月,将原北大街、古楼街、南土街等合并,正式定名为“宿县路”,不久改称“宿州路”。

· 《合肥市城区街道规划草图》局部(1956年) ·

▲ 来源:《1956年至1967年合肥市城市建设规划(草案)》

· 北门大桥(1957年) ·

▲ 来源:《图说合肥城市记忆》

1958年,按《合肥市道路规划方案》,自义仓巷至环城北路中段开辟新路,路基宽15米,车行道宽9米,人行道宽各3米。新路建成后,通行公共汽车及其他机动车辆,老路改为拱辰街。1976年,市政工程处在北门桥上游150米处阜阳北路中心线重建新桥,即今阜阳路桥。原北门桥于1990年清障清淤时拆除。

· 阜阳路桥(1977年) ·

▲ 来源:寻觅安徽的似水流年

偏离城市主干道后的拱辰街一度沉寂,老街保存完好,古建错落有致,市井气息浓郁。1969年,实施街面改造工程,并在街道沿线铺设了排水干管。1984年,旧城改造拉开启幕。随后几年间,宿州路北段至拱辰街、陈小巷及操兵巷一带,在经历了短暂的“一片瓦砾”之后,数栋新式居民楼平地而起。

· 改造前的拱辰街 ·

▲ 来源:《合肥房地产志》

· 拱辰街(1968-1995年) ·

▲ 来源:安徽省地理信息公共平台

与此同时,阜南路上的一批小买卖,逐渐向刚刚改头换面的拱辰街内延伸。不断聚集的人气,再次唤醒了这条“沉睡”多年的老街,商户在这里自发形成了“拱辰街菜市场”,即“四湾菜市”。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发展迅速,蔬菜由生产基地直接运来市场。期间,拱辰街内还诞生了一批特色小吃,深受广大食客欢迎。

· 拱辰街(2018年) ·

▲ 摄影:又心

· 拱辰街(2019年) ·

▲ 摄影:又心

· 拱辰街(2020年) ·

▲ 摄影:又心

庆幸的是,由于早前中国工商银行、合肥精米厂等机关单位入驻并长期使用,原董家和龚家部分住宅得以保留了下来。其中,拱辰街79号董宅,坐西朝东,原有九进29间,共约500多平方米。拱辰街35号龚宅,合肥籍知名报人项有彬曾撰文称:“这是一座五路通后的瓦房”,五路即五进。董、龚两家仅一楼之隔。

· 拱辰街南段(1968-1995年) ·

▲ 来源:安徽省地理信息公共平台

· 拱辰街古民居(2021年) ·

▲ 摄影:又心

札记

2019年,为扮靓城市“里子”,完善城市功能,拱辰街启动改造。至2022年5月,一、二期项目基本完成。当人们还在担心改造后的拱辰街,是否会步入某某街的后尘,烟火人气的快速复苏,打破了一切质疑与异议。那些一度“出走”的老店纷纷归位,老食客们闻着味儿又都回来了。天时地利人和,时下市民关心便是那座“大宅门”的焕新——当然,“焕新”可以,若是“换新”,大家就不答应了。

· 翘首以盼(2022年) ·

▲ 摄影:又心

由于篇幅有限,难以面面俱到,供参考及交流。个人才疏学浅,还请诸位看官多多指教,欢迎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 拱辰街(2023年) ·

▲ 摄影:又心

导航

合肥城市地理

- 特别企划 -

| |

- 山河湖海 -

| | |

| | |

| | |

| | |

| | |

- 楼台亭阁 -

| | |

| | |

| | |

- 坛庙寺观 -

| | |

| |

| |

| | |

| | |

- 街巷里弄 -

| |

| | |

| | |

| | |

| | |

| | |

- 地标商圈 -

| | |

| | |

| |

- 老 字 号 -

| | |

| |

- 区县地名 -

注:以上为“合肥城市地理”系列文章的关键词合集,部分文章存在同时触发多个关键词的情况。各栏目及链接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和更新。“合肥城市地理”亦开通了原创图文合集,欢迎大家订阅!

· ENJOY ·

编辑 | 淝南居士

‍ 素材来源 | 《论语》《全唐文》《舆地纪胜》《明史》《南畿志》《江南通志》《庐州府志》《庐州卫志》《合肥县志》《上海报》《皖报》《合肥市志》《1956年至1967年合肥市城市建设规划(草案)》《合肥房地产志》《合肥市城市建设志》《合肥城市规划志》《图说合肥城市记忆》《合肥老城志略》《合肥市庐阳区志》《似水年华》及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国方志库、“中研院”人社中心、湖北省图书馆、安徽省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合肥市图书馆、庐阳文旅、庐阳区文化馆、字海网、7788收藏网、乙图、寻觅安徽的似水流年、 往期文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