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水财经社 冰火

73岁“高龄”的区域药商龙头,正陷入“老年”危机。

4月7日晚间,南京医药(600713)发布2023年报,实现营收535.9亿元,同比增长6.71%;归属净利润5.78亿元,同比下降3%。

深水财经社观察到,南京医药净利润近十年首度下滑的背后,是毛利率七年的新低与巨额财务费用的吞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毛利率创近七年新低

南京医药成立于1951年,于1996年A股上市,控股股东为南京新工集团,实控人为南京市国资委,2022年南京医药业务规模居国内医药流通业第六。

2023年,医药批发业务营收为507.26亿元,占比为95.34%,同比增长6.35%。

深水财经社观察到,营收增长的南京医药,之所以出现归属净利润近十年首度下滑,毛利率下降和财务费用高企是两大主因。

2023年,南京医药销售毛利率仅有6.18%,同比下降0.31个百分点。

纵向来看,公司毛利率近三年同比连续下滑,2023年更是创出近七年最低值。

横向来看,截至4月8日,已有120家“医药流通”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2023年报,南京医药销售毛利率处于垫底水平。

2023年,南京医药批发、零售、物流服务毛利率分别为5.58%、14.68%和40.12%,同比分别下降0.28、2.24、27.38个百分点;而电商业务毛利率为13.9%,同比上升10.98个百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南京医药2023年年报

“两票制”全面推行以来,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提升,国药、华润、上药等头部企业加速“跑马圈地”,2022年底,南京医药也收购了正大天晴集团三家控股子公司,收购标的均位于江、浙地区,主营均为药品批发。

但是南京医药华东区域的盈利能力并不如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地区来看,2023年,南京医药五大区域中,仅安徽毛利率微增0.19个百分点,江苏、福建、湖北和其他地区均呈现下滑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南京医药2023年年报

也就是说,即便通过外延并购整合优势区域内资产,南京医药仍未有效提升竞争力。

二、巨额财务费用吞噬利润

2023年,南京医药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2.88%至5.35亿元,较2022年增长近1个亿。其中,贷款及应付款项利息是大头,支出了3.71亿元,同比增长14%;其次是保理费用1.44亿元,同比增长4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南京医药2023年年报

保理业务其实也是一种融资服务,保理商(金融机构)通过购买卖方的应收账款,为卖方提供融资,并承担应收账款的催收和管理工作。截至2023年末,公司应收账款无追索权保理业务余额为67.88亿元。

在披露年报的同时,3月7日晚间,南京医药还发布了4份份借款和融资公告,累计总额度不超过122亿元。

这些借款分别是向新工集团申请40亿元借款额度;控股子公司南药湖北拟向少数股东中山医疗申请2亿元借款额度;发行超短融券60亿;跨境融资20亿。

融资目的分别包含: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财务成本,满足公司主业资金需求等。

深水财经社观察到,南京医药对资金的渴求颇为强烈。近10年来,南京医药资产负债率始终在80%附近波动,虽然2023年降至74.46%,但依然明显高于上海医药、九州通等头部公司60%~70%的资产负债率。

深水财经社认为,南京医药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境是:由于下游客户回款慢占资大,公司不得不大量借钱或保理业务回款以维持运营,这导致公司财务费用大幅攀升,从而侵蚀了本就单薄的利润。

从资本市场关注度来看,南京医药最近的一份券商研报还停留在2019年4月,这意味着公司已被卖方机构忽视了整整5年。

4月8日,也就是南京医药年报发布后首个交易日,公司股价下跌1.07%,股价报收4.63元/股,总市值60.66亿元。拉长时间段来看,2015年最辉煌时刻市值曾冲到260亿元,如今仅剩一个零头。“国内首家医药流通类上市公司”的余晖渐散……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