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孙婷婷

通讯员 刘文成

实习生 潘家俊 舒婧

日前,武汉市江夏区人民法院在健全市场主体救治和退出机制、化解执行积案的同时,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探索并建立执转破程序多元化和解机制,为助力濒危企业破困重生创造新路径。

某英语培训机构因经营不善,2021年10月公司便陷入困境,无力继续履行培训合同。众多培训者诉至武汉市江夏区法院,请求解除与该公司签订的培训合同,并请求该公司返还培训费。经审理,法院依法支持了培训者的诉请。

武汉市江夏区法院(通讯员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市江夏区法院(通讯员提供)

在执行程序中,执行法官通过线上和线下调查,未能发现该公司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因此相关执行案件均终结了本次执行程序。2023年7月19日,部分申请执行人向武汉市江夏区法院提交执行移送破产审查的申请。

为充分调查案件事实,2023年7月26日,武汉市江夏区法院组织召开听证会,承办法官调查发现,该破产案件债权类型简单、债权人较少,公司实际控制人没有解散公司的意愿,并愿意出资促成和解,具备和解可能性。

2023年7月28日,武汉市江夏区法院裁定受理对该公司的破产清算申请。根据前期调查了解的情况,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上,承办法官耐心向债权人、债务人释法明理,使双方了解破产程序中和解与清算的利弊,积极引导债权人、债务人充分沟通、谈判磋商,双方达成初步和解方案。

2023年9月11日,武汉市江夏区法院根据债务人的申请裁定债务人和解。接下来,在承办法官的主动引导下,债权人全票通过了债务人提交的和解协议草案。2023年9月15日,武汉市江夏区法院裁定认可债务人和解协议并终止和解程序。

该案仅用49天顺利和解结案,促使2件破产衍生案件撤回起诉,集中化解了10余件执行案件,债权人合法权益得到兑现。

近年来,武汉市江夏区法院充分调动执行、破产审判团队,认真分析研判,初步形成一套工作思路:整合资源,加强执行、破产融合,通过预审查,在程序前端初步识别、筛选具备破产原因的被执行企业,结合执行调查、处置情况,进一步对相关企业是否具备和解因素、重整因素进行预审查,对初步判断符合条件的企业,主动在执行移送破产审查前、破产审查中、破产受理后等全流程引导债务人和解。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