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

《国家利益》

杂志上发布了一篇文章,直接对我国歼-20的性能进行了质疑。

该文宣称,中国的歼-20战斗机在隐身能力和发动机性能上存在明显缺陷,无法与美国的

F-22或F-35

相匹敌。

那么,这些观点是否站得住脚呢?

接下来,我们从以下两个角度看一下歼-20的隐身技术,到底能否媲美美国的王牌战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设计理念的共通性与差异

中美两款战机都采纳了翼身融合技术和垂尾外倾设计,这样不仅有助于减少雷达波的反射,还能增强飞机的隐身效果。具体来说,翼身融合可以有效地消除传统机翼和机身之间的角落反射,而垂尾外倾则可减少侧面的

雷达截面积

此外,为了进一步降低雷达的反射波,中国歼-20和美国F-22、F-35都在机身设计上追求更加平滑,使用了多条线性平行设计,以最小化雷达波的散射。

在这种高度相似的设计理念下,我们可以看到中美两款战机也有各自的独特之处。

比如,中国歼-20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

鸭翼设计

。虽然理论上这可能会增加雷达反射波,但由于飞行中鸭翼几乎保持静态,因此这种影响非常微小,对总体隐身性能影响不大。

而美国F-22则存在一个被

公认的弱点

,那就是其使用的传统加加莱特进气道设计,在进气道和机身之间的隔板设计增大了雷达反射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技术创新与反射涂层改良

歼-20在设计上摒弃了F-22的缺点,采用了无负面隔层的

DSI进气道设计

。这种设计能够显著减少雷达波的反射面积,从而大幅度降低战机的雷达截面积(RCS),增强隐身能力。

并且,歼-20在反射涂层上也进行了全新的升级,据报道,此种新型涂层在耐用性和反射能力上均强于F-22,使其隐身能力不仅能与F-22相媲美,甚至在某些方面略胜一筹。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歼-20隐形战机换上国产的

涡扇-15发动机

,完成测试首飞后,网上出现了一股讨论涡扇-15的热潮。

有媒体发布了涡扇-15仅相当美国30年前的技术言论,这是真的吗?难道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努力追赶都付诸东流了吗?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涡扇-15的性能。它的最大推力达到了惊人的18.5吨,超过了美军F-22战斗机上使用的F-119发动机的最大推力

15.6吨

。而且,这还意味着歼-20可以达到更高的速度,其载荷能力和空中机动性也将得到显著提升。

歼-20的最大飞行速度可以达到

2.5马赫

,而F-22的最大飞行速度仅为

2马赫

。此外,在推重比上,涡扇-15也足够自豪,比美国F-119发动机还要高一些。这也就说明了载弹量方面,歼-20也是超出F-22的。

技术革新方面,涡扇-15更是引入了全球领先的

"三元矢量"

技术,这是中国在发动机设计中的一项重要突破。该技术让喷口能在三维空间内进行360°偏转,带给战机更为优越的机动性能。这不仅明确显示了中国在电子控制系统方面的崭新突破,更为复杂的飞行动态提供了精确把握的可能。

在寿命方面,虽然涡扇-15的研发时间晚于

F-119

,但这并没有阻碍它在耐久性上迎头赶上。专业人士推测,涡扇-15的大修周期也在

4000小时

左右,与F-119相当,已达到现役成熟发动机的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歼-20的综合能力并不逊于美国F-22。那些质疑涡扇-15技术水平的言论,无疑是对中国科技人员多年来努力工作的忽视和否认。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将涡扇-15视为仅及美国30年前技术水平的说法,无疑是对中国科技进步的一种

误读

总结来说,中国歼-20难以被敌方探测到的隐形能力和涡扇-15的强大性能,将为其在战场上创造更大的生存空间。

这恰恰标志着中国在高端战机领域的快速追赶和部分超越。

虽然美国在军事技术上一度遥遥领先,但歼-20的出现或许预示着未来全球军事技术竞争格局将逐渐向更为均衡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