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热闹”的春灌,如今变得“静悄悄”

产粮大县为啥不“抢水”了

4月2日,在景县青兰镇韩堡定村高标准农田里,村民邢保顺打开伸缩式喷灌装置为麦田灌溉,既省事又省水。河北日报记者 焦 磊摄

纵览客户端讯(河北日报记者焦磊)一年春作首,春灌正当时。与以往春灌“抢水”的紧张气氛不同,如今景县青兰镇韩堡定村的农民们却不慌不忙。

4月2日下午,村民马瑞平来到自家麦田。他轻轻拧开地头的出水阀门,清澈的水流顺着水带向麦田流去。

“浇一遍水顶施一遍肥。水肥足了,庄稼蹿得才有劲。您看这麦苗多壮实,今年肯定又是个丰收年。”一个多小时后,这块2亩多的麦田“喝饱”了水。瞧着嫩绿的麦苗,马瑞平一脸喜悦。

景县地处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区的“锅底”位置,灌溉难、用水难,曾是不少村庄的大难题。以韩堡定村为例,全村1100亩耕地守着4眼机井,轮灌一遍少说也得一个月。如果赶上水泵损坏,就只能“望天收”。

“农时不等人。如果不能及时浇水,庄稼收成就会受影响。”马瑞平回忆,曾经一到春灌时节,村里就会上演“抢水大战”,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全出动,有的清理垄沟,有的守着井口排队,费时费力不说,邻里间还常为“谁先浇地”发生矛盾。

2014年开始,韩堡定村被景县列入农业灌溉水源置换项目试点和高标准农田项目试点。村南的废弃坑塘扩挖整修后,变成一座可蓄水13万立方米的蓄水池。随后,将村东马家渠的地表水引入蓄水池,再通过管道与农田相连,打通从水源到地头的“最后一公里”。

“以前用机井,浇一亩地一次要花60元钱,现在用地表水只需30元钱,一年总共能省1000多元。”马瑞平介绍。

拧开位于地头的出水阀门,十几个伸缩式喷灌装置齐刷刷地冒出地面。随着喷头的左右旋转,细密的水雾均匀地落在麦苗上。

站在地头,村民邢保顺一身轻松,“村里的560亩地建成了高标准农田,地里装上了喷灌设施,浇地省事了,也更省水了。”

现在,韩堡定村的耕地轮浇一遍最多需要7天。曾经“热闹”的春灌,如今变得“静悄悄”。

景县是河北省的产粮大县。近年来,该县全力构建河渠坑塘互联互通的水网系统,同时积极发展节水农业。截至去年底,该县可利用地表水灌溉耕地面积达63万亩,是全县耕地面积的一半多,粮食总产量达到15.84亿斤。

更可喜的是,2023年景县深层地下水位较2018年上升10.27米,实现了粮食稳产增产与地下水压采“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