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定义汽车 在成都抓住智能座舱新风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当AI定义汽车 在成都抓住智能座舱新风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日的成都,处处充斥着生机勃勃的美好。吴会肖又一次登上了飞往成都的航班。

作为长城汽车智能化副总裁,她这次成都之行,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参加成都市2024年一季度招商引智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

签约活动在天府新城会议中心南中庭举行,时间不长,节奏很快,但含金量很高。

活动上,25个重大产业化项目集中签约,覆盖集成电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新材料等16条重点产业链。

来自全国各地的产业链链主、链属企业要在成都拉开新一轮发展大幕,吴会肖与参加签约活动的其他企业嘉宾一样,希望在这座中国西南城市寻求新的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企正在卷什么?

——智能座舱

因为有团队在成都,吴会肖经常到这里出差,已经记不得这是第几次到访。但这一次,是一个新的起点。

长城汽车将在成都高新区建立西南研究院,打造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智能座舱软件研发基地,包括WEY品牌智能座舱全国研发中心和海外车型智能座舱软件全国研发中心。

吴会肖说,这次签约的项目主要聚焦三大领域:长城汽车高端座舱的整体研发,面向海外的研发,以及长城汽车在AI、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的研发工作。

吴会肖的介绍很简短,但从中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信号——智能座舱已经成为各大车企的“必争之地”,也是新能源汽车内卷最严重的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以来,有观点认为,人类对汽车的期望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单纯的出行工具,它得是一个集通勤、娱乐、办公、休憩甚至健康监测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空间。

翻开过去的造车历程,车企将空调、CD播放器、车载电话等附加功能集成到汽车座舱中,通过提升用户的驾乘体验,来寻求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如今,随着功能的不断叠加和技术的持续进步,汽车座舱需要更加智能。

在来成都之前,吴会肖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论坛上,她分享了一些关于智慧行驶、智慧空间等方面的思考。

“AI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汽车行业拐点,汽车行业由软件定义汽车进入AI定义汽车。”吴会肖认为,以电动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汽车产业革命已然开启,人工智能技术将为汽车行业打开更多想象空间。

“在‘AI定义汽车’的趋势下,智能座舱也由单一场景、单一模态、单一任务的座舱用户感知,升级成为基于连续时空信息的智能空间感知,并能针对用户的个性化需要,提供专属的座舱空间服务。”在吴会肖眼中,从行业发展来看,智能座舱在未来汽车产业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涵盖产品发展规划、标准体系建设、产业技术创新等各方面,为智能座舱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吴会肖期待,能在成都,抓住这一风口。

不约而同选哪里?

和吴会肖来蓉几乎同一时间,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举行了2024年一季度重大项目开工活动,10个集中开工的项目中,德赛西威和航天模塑两个名字有些醒目。

德赛西威是国内汽车电子龙头企业。此次开工的德赛西威中西部基地项目分两期建设,将承担德赛西威在国内中西部地区的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市场销售业务,主要生产智能座舱产品。

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座舱与自动驾驶融合项目开工了,拟打造航天模塑总部基地,建设航天模塑汽车研究院、国家级实验室、模具中心及智能制造基地,建成智慧座舱和自动驾驶感知系统全价值链研发生产能力。

英雄所见略同,行业大佬都将布局智能座舱的地图铺到了成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吴会肖看来,在成都发展智能座舱有基础,更有优势。

基础在于成都不断完善的汽车产业体系。这一点,吴会肖深有体会。

就在吴会肖来蓉前1个月,长城汽车旗下坦克700 Hi4-T正式上市。其一大卖点就是配置有高性能电池,25分钟最多可充电80%。而这一电池正是出自成都的蜂巢能源。毫末智行也宣布获超亿元B1轮融资,募得资金将主要用于毫末大模型等AI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投入。毫末智行,正是长城汽车的生态链企业。

完善的产业链带来的不仅是便利,更有韧性。

底盘、汽车电子、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电堆、半导体、车载芯片、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系统……吴会肖细数着产业链上的“成都造”,认定一条从汽车研发设计,到零部件制造,到整车生产,再到后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已经在这座城市生长。吴会肖说,“这一切为成都发展智能座舱提供了良好的产业链基础,也吸引了更多行业伙伴进驻成都。”

复合型人才,是吴会肖心中智能座舱发展最稀缺的资源,恰恰,这也是成都的优势,“成都拥有高校、研究院的学界优势,汇聚了一批了解行业前瞻技术的复合型跨界人才,为智能座舱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加速AI、大数据等技术在车端的产品落地,推动智能座舱的多模态融合交互、专属场景空间的实现与进化。”

事实上,凭借成都的人才优势,长城汽车已在成都设立了多个核心岗位,包括AI Lab的团队、座舱设计研发团队等。

企业与城市的契合点是什么?

——探索创新

吴会肖来成都,除了工作上的安排,有时候也会抽空去杜甫草堂看一看。

她很喜欢杜甫,也喜欢杜甫的诗,“他对诗歌艺术进行了非常丰富的探索和创新,同时有着深刻的时代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这也是我们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不懈追求。”

这是杜甫吸引吴会肖的地方,也是成都吸引吴会肖的地方。

“早在2021年10月,我们就在成都组建了西南研发中心,作为长城汽车西南研发聚集地。”吴会肖回忆,当时的西南研发中心不仅肩负量产项目的研发工作,更致力于与当地厂商、高校甚至用户的合作共创,积极开展各类技术前瞻研究。

也许一开始,长城汽车和这座城市就是契合的。

“成都的创新精神和智造布局,是推动长城汽车西南研究院快速落地、研发成果快速转化的重要因素。”吴会肖说,“当前,AI已成为汽车智能化发展的主要趋势,行业竞争激烈。想要抢占AI发展高地,除了深挖过去造车数十年的经验积累,更重要的是技术研发的布局和永不停歇的创新。”

精神上的契合还要实际行动提供支撑。成都如何为企业赋能?

“成都的科技创新与智能制造经历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成都的智能制造发展势头强劲。”吴会肖强烈感受到,这座城市正刮起新风潮——

“一批企业入选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和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成都智算中心建成投运,成都还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加强智能算法创新转化。此外,成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吴会肖对成都非常熟悉。

“未来,我们将围绕西南研究院,全面建设长城汽车在西南地区的智能化研发体系,进行智能座舱的研发设计和AI能力建设、管理、服务,为用户出行中的智能化场景服务提供创新研发支撑。”说到下一步打算,吴会肖眼神坚定。

策划 陈俊勇 李影 侯初初

记者 吴喆 杨富

视频 熊一凡

海报 严瑾

责任编辑 罗皓

编辑 王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