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的统计,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苹果公司以20%的市场份额2.291亿的出货量首次位居世界第一位,传统巨头三星销量大跌位居次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光转向竞争激烈的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根据IDC中国季度手机市场跟踪报告的调查,2023年度,苹果手机的市场份额仍旧以17.3%的占比高居第一位,华为公司的荣耀紧随其后。

以上数据很直观的显示,去年的苹果不仅是全球霸主,也是国内销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一等,这似乎与我们经常在社交平台上看到的信息不同,2023年,还记得遥遥领先,全网抢购的华为mate60盛况吗?还记得苹果门店冷冷清清的新机发售吗?

太多的短视频传递的信息是,华为卖的越来越好,苹果卖的越来越差,有些短视频甚至让人误以为,苹果在中国已经混不下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为什么苹果的销量还是第一呢?

数据是不会说谎的,我们看到的只是表象。

真实的情况是,苹果依然是国内手机市场的头把交椅,包括华为和小米在内的多个国内厂商与苹果依然存在差距,未来还要继续追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再多拆机验机的短视频,也无法真的缩短销量和技术上的差距,国内如此,国际上就更不用说了。

不要被遥遥领先的外表所迷惑,现在绝对还没有到遥遥领先的地步,甚至可以坐享其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0年,当iPhone4刚刚进入国内市场时,人们对这款美国产品的印象是一致的——很好,但是很贵。

4999元起售价让普通工薪阶层和大学生们望而却步,当年的人均GDP是3.08万元,买一部苹果意味着要花掉好几个月的工资。

可是,高昂的价格并未完全阻挡狂热的消费者们,他们以拥有苹果手机而自豪,已然是尊贵身份的象征,为了满足虚荣心,有人不惜用自己的器官(卖肾)来换取一部苹果手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听起来匪夷所思,也不会有人再做这种傻事,但那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件。

想买,但是买不起,是无数消费者的真实想法,苹果确实太贵了。

此后,苹果每次新机发售会都能成为社会热点,专卖店排着长龙,门庭若市,一机难求,而且还延伸出了黄牛和代购行业。

其热度丝毫不亚于华为去年的“遥遥领先”,而且每年9月的新机发售都会上演。

近年来,由于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以及国产手机的强势崛起,也包括政策和舆论的影响,苹果在国内有种廉颇老矣的感觉,没人再公开吹捧追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观华为,它成了新的流量宠儿,从新机发售会就能看出,它是自带流量的。

以华为和苹果的旗舰机型为例,简单的做个性能和价格的对比。

苹果的是iPhone15,华为是Mate60

硬件和软件上,两部手机可以说是各有千秋,都有黑科技,都有自己的系统,都有亮点,也都有短处。

价格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Phone15略贵,它的价格区间是5999元、6999元、8999元。

Mate60也不遑多让,价格区间是5499元、6499元、8999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买华为,或者买苹果,消费体验其实差不多,但为什么社交平台上买华为的网友好像更多呢?

这其中有很大的误会。

2010年发售的iPhone4起售价是4999元,十多年过去了,iPhone15涨了1000元。

看起来好像涨了很多,但实际上苹果一直在原有的基础上降价。

iPhone4当时在美国的起售价仅为199美元,2010年美元平均汇率为6.77,也就是说,iPhone4在本土的售价只相当于人民币1347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如今回想起来,老美当年可是赚了不少黑心钱,几乎是4倍的价格把手机卖给我们,还要抢着买,真是往事不堪回首。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华为首次推出了智能手机Ascend P1,售价为1240元,和iPhone4在美国售价相差无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是苹果当年在美国和中国售价相同,买iPhone的人可能会翻好几倍,“很好但很贵”的评价也会变成“很好还不贵”。

值得一提的是,任正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华为要感谢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依我粗浅认知水平的来看,任老的话应该有两层意思,一是有美国的技术封锁,才有华为今天的进步,二是当年苹果手机要不是定价太高,华为也不会发展的像今天这么好。

2011年的国内,如果iPhone4卖1347元,Ascend P1卖1240元,你会怎么选择?

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我会买苹果,性价比太高了。

那么,现在的iPhone15售价对比又如何呢?

iPhone15在中国的起售价是5999元,在美国的起售价是799美元,按照当前的汇率来计算,相当于是5779元人民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的,最新款苹果在中国和美国本土的售价仅仅相差220元。

当年iPhone4的差价可是高达4999-1347=3652元

看起来苹果涨价了,但和以前对比却是在降价,它越来越接近本土价格。

当然,完全不用去感谢苹果公司,他们只是变的没那么黑了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中国的人均GDP为8.94万元,差不多是2010年的3倍。

相比于苹果公司,华为涨价的幅度明显更符合经费社会发展,以Mate系列为例,2017年推出Mate10时,起售价为1799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的Mate20,起售价暴涨至3299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的Mate30起售价为4499元、2020年Mate40起售价4999元、2023年Mate60更是达到了5499元。

从千元机,到与苹果不相上下的价格,华为只用了6年的时间。

性能肯定是提升了,确实有遥遥领先的技术,但高昂的价格也让更多的人买不起华为了。

有人会说,应该用华为公司的荣耀和iPhone比价格,荣耀的机型确实有价格优势,但二者的功能和品质却不能相提并论,性能是比不上iPhone的。

言归正传,面对价格已经差不多的苹果和华为,作为消费者的你,不去考虑其他因素,仅仅从自身权益出发,会选择哪一款手机呢?

以我自己为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有6000块钱预算,我会买华为Mate60,支持国货人人有责。

但要是我真有6000块的预算,我一定会买苹果iPhone15,它真的是物有所值。

实际上,我既不会买华为也不会买苹果,因为我买手机的预算从来都没有6000块,这两个我都买不起,工资好久没涨了。

说的好听点是消费信心不足,说直接点就是买不起。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