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璟璟

“我在XX很想你。”蓝白配色,表达着各式想念文字的网红路牌,以浪漫的名义,在过去两三年风靡全国,然而最近有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质疑这些路牌。记者走访北京多处网红路牌密集区,发现原本代表浪漫情调的路牌,已经引发审美疲劳,胡乱标示的地理方向,还有误导游客的可能。很多网红路牌的小店门可罗雀,网红路牌似乎没有吸引来顾客。(北京晚报)

关于网红路牌的质疑与批评,其实早就有迹可循。而令人费解的是,即便“风评恶化”,最近一段时间,此类路牌还是被大量新建,这属实是一种后知后觉的“错配”了。我们知道,网红文化以及具体载体本身就有生命周期。而另一方面,网红文化的线下转化,往往又存在着滞后性。由此往往会导致一个尴尬结果,那就是很多跟风式、尾随式的“网红化打造”,非但没有享受到引流红利,反倒每每成为被群嘲的对象。

从最初的浪漫惊艳,到如今的相看生厌,网红路牌的大起大落,丝毫不令人意外。“我在XX很想你”,原本还自带一股文艺的抒情气质,只不过,随着其变得无所不在、铺天盖地,那么抒情似乎也就变成矫情了。所谓“网红文化”,往往源起于“特别”与“稀缺”,因之被围观、被热捧、被推向神坛。但是,既然名曰“网红文化”,那么天然就自带被模仿、被复制,乃至成为一种广泛流行物的可能性。从某种意义上,这恰是某种内在悖论与自毁的基因,也即“网红化”会摧毁“网红文化”。

当某个事物,变得无所不在,这其实就是一个“去魅力”的过程。流行与流俗的界线,往往就在毫厘之间。我们看到,近些年来,以“网红文化”为主线的文创操盘逻辑,经常会陷入某种“用力追风”而“风口已过”的错乱状态。网红路牌毕竟投入不高,而与之有同样命运的,还有大量的所谓“网红小镇”“网红集市”“网红商场”,其代价巨大却经常遭遇“建成即过气”的窘境……简单照搬照抄“网红元素”的策略,越发被证明是低效的,不成立的。

从2023年开始,全国各地已经出现多起网红路牌被拆除的新闻。为了避免被拆除,包括北京在内的多地网红路牌,也从路边开始往店内转移。过气的、遭嫌的网红路牌,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只不过,拆路牌容易,而要破除对“网红文化一用就灵”的执念与思维惰性,或许就要难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