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蒋璟璟

4月10日晚,北京邮电大学就学生联名举报导师事件发布调查通报,决定取消郑某研究生导师资格。北京邮电大学的通报指出:现已查实,郑某未能正确履行研究生导师职责,对学生学业疏于指导;未能做到关心爱护学生,要求学生从事与学习、科研无关事宜;未按学校相关规定给学生发放助研津贴。学校决定取消郑某研究生导师资格,停止其教学工作,给予降低岗位等级的行政处分。学校将尊重学生意愿,为郑某指导的所有学生调换导师。(中新社)

研究生联名举报导师,自带某种孤注一掷、放手一搏的意味。而从学校的通报看,学生们好像成了“获胜”的一方。当然了,与其说“胜利”,还不如说“解脱”。可以想见,在走到“联名举报”这万不得已的一步前,牵涉其中的学生们,必然经历了一段难熬的时光。从此前流出的举报材料看,竟有23页之多。郑某的诸般劣迹,于学生们而言,想必都是痛苦的回忆。而今,尘埃落定,师生之间的恩怨似乎有了了结,可复盘此事来龙去脉,还是留下了太多的唏嘘与遗憾。

事实上,就在前不久,华中农业大学也发生了“学生集体举报导师造假”的事件。如果说,其是基于学术良心、一腔义愤而对“学术不端”的检举揭发;那么与之相较,北京邮电大学的这起联名举报,则显得更为“世俗”、更为“实际”,同时大概率也更容易引发研究生群体的代入和共鸣。在相关举报信中,学生们所罗列的郑某“罪状”,诸如“让去其家里打扫卫生”“替其开车接送朋友”等等,都属于是鸡零狗碎的“小事”——有类似经历,对之妥协者,想必不在少数。

再说“未按学校相关规定给学生发放助研津贴”一项,这说到底乃是利益之争。为此“揭竿而起”,既不高级、也不高尚,但确乎足够真实、足够坦诚。事实上,就此间研究生阶段的师生相处模式来说,学生们如此堂堂正正地“为利而争”“据理力争”,实在并不多见。以课题组项目经费分配来说,在某些大学,很多做进经费预算的“研究生劳务费”,其实相当部分都没足额发到当事人手里。之于此,学生们敢怒而不敢言,久而久之,这一做法渐有成“潜规则”之势。

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有其特殊性。其既有传统意义上“师门”“师徒”“学统”“学派”之类的成分,而置于实际语境下,其具体的实现方式,也有类似现代企业“项目组”之类的结构:前一种叙事系统内,讲的是“师承”“共同体”云云,而后一种游戏模式中则不可避免要谈“利益”谈“分配”。这两种价值本就存在内在冲突,再经由个别败德教师的激化放大,最终呈现出的结果,就是一种畸形的“支配—服从”结构,以及无底线的“压榨”。

应该看到,大学生态内,所谓“师德”并非只是一种先天的人格禀赋,而更多是一种后天的进化效果。环境育人,这不仅对学生们适用,对导师们亦是如此。状况频发,研究生阶段的教育,不能在两种价值谱系的拉锯中继续迷失下去。针对师生之间权利、义务的边界,特别是涉及“劳动与回报”真金白银层面的利益分配,理应进一步推动规则明确化、约束刚性化。唯有如此,才可少些师生反目成仇的悲壮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