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年2月16日至5月16日,是上海内陆水域为期3个月的禁渔期。在此期间放流,可确保鱼苗充分休养生息,提升野外存活率,实现以渔养水、以渔护水。这两天,嘉定区农业农村委执法大队持续开展2024年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累计在区内主要河道放流鱼苗3万公斤。

“3、2、1,开闸!”4月11日上午,在练祁河沿岸,工作人员打开活水车闸门,成群的鱼苗沿着滑道,被放流至河道中,一尾尾鱼儿在碧波跳跃,泛起层层涟漪,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放流的鱼苗体长在12-16厘米,均为一龄鱼种。为保证放流后的存活率,前期,渔政主管部门还针对放流鱼苗的生长规格、种质鉴定等方面进行了严格把关,并做好病害检疫和药残检验。

嘉定区农业农村委执法大队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除了在练祁河放流外,他们还依据历年来水生生物资源监测结果,同时结合区内自然水域分布情况和水质状况,选择环城河、横沥河、顾浦河等作为增殖放流的水域点位,预计混合投放青鱼苗1万公斤,鲢、鳙苗2万公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鱼类能够大量摄食藻类、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通过增殖放流可有效维护和增加水生生物的多样性,改善和优化水域的群落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同时,通过水生生物的碳汇功能,还能间接起到减排的作用,这一点非常独特。”区农业农村委执法大队相关工作人员说。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市民和社会团体自发组织的水生生物放流活动不断增多,然而不科学、不规范的放生反而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记者了解到,有些市民在自行放流时选择了可能会破坏当地生态平衡的外来物种、转基因种等,如清道夫、巴西龟、红尾鲶,这些都不符合增殖放流要求。工作人员提醒,民间自行开展放生行为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合理选择放流品种。

撰稿:周玉林

摄像:秦建

编辑:唐敏、杨玉洁

▼立即加星标,每天看好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喜欢就点个“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