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不要太热闹!
消费级3D打印市场这块“蛋糕”正变得越来越大,谁都不想错过它。其中包括创想三维(CREALITY),纵维立方(Anycubic),爱乐酷(ELEGOO)还有后起之秀拓竹(Bambu Lab)。
创想三维,打响第一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9日,创想三维庆祝其成立十周年,并在春季新品发布会上推出了三款新的3D打印机:FDM机器K2 Plus(配备AGF多色系统)、Ender-3 V3 Plus,以及光固化机器HALOT-MAGE S。此外,发布会还展示了包括雕刻机和扫描仪在内的多种生态周边新产品。然而,真正重磅的产品依然是这款多色3D打印机-K2 Plu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在3月份的预热活动中,并未透露任何关于多色打印的信息,宣传海报中也未见K2 Plus的身影。这种措手不及的“神秘感”,确实给现场参与活动的我们带来了一份惊喜。而对创想三维来说,这时候推出多色打印,时机也恰到好处,还能凭它“一决高下”。
纵维立方,补上第二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幕后的较量,到公开的竞争,与对手赛跑。四月份,纵维立方连续发布了三篇文章,为其即将推出的多色3D打印机造势。最终,Anycubic Kobra 3 Combo即将亮相,核心亮点是其多色打印系统Anycubic Color Engine Pro。除此之外,纵维立方还将推出配套的PANTONE系列四色耗材和全新的光固化打印机Photon Mono M7 Pr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款ACE多色系统同样充满神秘感,在之前的宣传中都是以一块半透明的布遮掩,直到最近才公布与众。除了机器和耗材,纵维立方还同时推出了自家的模型平台Makeronline。这一平台的功能与创想三维的Creality Cloud(创想云)和拓竹的MakerWorld(国内即将集成到APP)相似,都包括竞赛、社区和模型等主要版块,允许设计师上传和分享模型,获得积分可兑换礼物。
爱乐酷,又打了一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三月份开始,爱乐酷已经发布了四篇文章来为其新产品做预热。到了4月10日,Saturn 4 Ultra土星光固化3D打印机终于开始预售。给我的感觉是,这些3D打印设备制造商可能一直都关注小米SU7,也顺带学习了雷军的营销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言归正传,这款被堪称“拓竹版”的土星4代光固化3D打印机,同样具备自动智能调平功能和AI智能摄像头。虽然这不是一款FDM多色打印机,但它确实正在重新定义消费级光固化3D打印的标准。

消费级3D打印2.0版本,全面开启

通过这三家消费级3D打印巨头的最新产品发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于FDM 3D打印机而言,在实现高速打印之后,多色打印技术将成为新一代设备的标配。如果相关企业尚未开发或准备开发多色打印系列,那么很可能将在竞争中落后。此外,3D打印界的“CBA”——创想三维、拓竹科技、纵维立方均已推出了各自的模型平台,这也将是新的护城河。结合手机APP的操作,用户可以轻松选择模型并实现一键打印;这不再是简单的宣传口号,而是已经成为现实。
另一方面,对于LCD 3D打印机,除了实现真正的自动调平外,随着AI智能摄像头的整合,智能检测和延时摄影功能也将成为必备的新标准。这些技术的加入不仅提升了打印机的功能性,还极大地增强了用户体验和操作便利性。这些改进将使3D打印机的用户群体扩展到更广泛的范围,而不再仅限于此前的工程师或创客,普通消费者也将为其买单。
随着消费级3D打印2.0版本的到来,我们预见模型格式将发生显著改变。传统的3D打印标准文件格式STL,仅能描述三维物体的表面几何形状,而不支持颜色、材质贴图或其他常见的模型属性。然而,随着多色打印技术的兴起和普及,3MF格式有望取代STL成为新的标准格式。
此外,随着多色打印技术的出现和用户群体的扩展,耗材市场也将经历一些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在材料颜色方面,美学类耗材的需求将显著增加。这类耗材更适合用于打印玩具或摆件,使得3D打印的产品能直接转化为消费品。
与此同时,材料性能的提升也变得更加迫切。以传统的PLA耗材为例,其打印出的产品容易断裂,这一缺点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接下来,材料性能的改进,如增强其耐用性和抗断裂能力,将直接迎合市场需求,推动更广泛的消费和专业应用。
最后,拓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月份,拓竹A1重新上架。这就是目前仅有的消息,而各大厂商都在纷纷推出新机器,拓竹却按兵不动,看上去并不正常,似乎有一款重磅产品正在酝酿之中。
五月份,拓竹将首次参加TCT亚洲展。历来,各大厂商都倾向于在展会上推出其最新产品,因此,此次拓竹的参展也可能带来一些惊喜。目前外界普遍猜测,拓竹可能会推出一款更大尺寸的FDM 3D打印机,或者进军之前未涉足的光固化3D打印领域。然而,我们只能是继续等待,或许这次参展什么都没有,只是以新人身份亮相。
最后,说一些和大多数人不同的观点。网络上,似乎都在讨论拓竹和非拓竹,一刀切,谁在原创,谁在抄袭。但是,很多人都忘记了3D打印行业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开源,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
以多色打印系统为例,类似的技术方案在早期已经存在,通过额外的扩展板与MMU1相结合,并将接口后移至干燥箱中。拓竹对这一DIY级别的多色打印技术做了改进,推出成品多色系统AMS,由于是第一个成功多色应用,很快占领了用户心智。以至于,后续其他厂商推出类似产品时便容易被贴上“抄袭”的标签。
我们的看法是,谁家便宜,好用,用“脚”来投票。至于,抄袭,开源,这不是买家需要关注的重点。
3D打印市场的蛋糕只会越做越大,但是永远不会一家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