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ZARA在多地削减门店一事引发关注。红星资本局注意到,ZARA门店与四年前相比大规模减少。而其实,快时尚整体行业都处于缓慢恢复中,但新中式、汉服一类的国风服饰正涌现出不少增长强劲的品类。

鞋服分析师马岗4月11日告诉红星资本局:“消费者对服饰产品的消费趋于稳定,市场从增量竞争到存量竞争。此外,快时尚过于求款式新,品质和穿着体验并不具有竞争力,导致部分消费者抛弃快时尚。”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23年“新中式”服饰市场规模已达10亿元级别,近三年来相关产品GMV增速超过1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图自《2024抖音电商女性消费趋势数据报告》

“现在汉服行业很红火,相比于两年前来说更好一些。”“唐本俑”汉服手工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礼衣华夏”全球汉服模特大赛发起人敖珞珈4月10日向红星资本局表示。

“ZARA们”的境况已不同以往

从近四年的数据来看,ZARA在国内市场的门店数量下降较多。据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财报,截至2024年1月底,ZARA在中国市场门店为96家,与四年前的179家相比,减少近一半。

此外,Inditex集团2023财年(2023年2月1日至2024年1月31日)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0.4%至359亿欧元,但其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及其他地区”营收占比相比前两年出现下滑——从2020财年的23.2%降至2023财年的16.9%。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并不只是ZARA一家遇冷,不少快时尚头部公司近两年的发展以及在国内市场的地位都已不同以往。

2022年,ZARA的三个姊妹品牌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宣布所有线下店撤出中国市场。同年,H&M旗下低价快时尚品牌Monki天猫旗舰店也发布了闭店公告。

“快时尚从十几年前的稀罕品,到现在的市场饱和,当前市场容量有限。与此同时,各大快时尚企业从追求营收规模与市场占有率,变成追求经营效益,因此出现闭店、撤市场的情况。”鞋服分析师马岗4月11日向红星资本局表示。

马岗认为,快时尚不如前两年受欢迎的原因还在于,消费者对服饰产品的消费趋于稳定,市场从增量竞争到存量竞争。此外,快时尚过于求款式新,品质和穿着体验并不具有竞争力,导致部分消费者抛弃快时尚。

顾客流向“新中式”

在快时尚品类弱复苏的同时,以马面裙为代表的汉服、新中式等国风服饰赛道蓬勃发展。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23年“新中式”服饰市场规模已达10亿元级别,近三年来相关产品GMV增速超过100%。

抖音电商发布的《2024抖音电商女性消费趋势数据报告》显示,2023年3月1日至2024年2月28日,女性购买新中式服饰订单量同比增长195%。其中,马面裙订单量同比增长841%。

以马面裙产品为主的新锐品牌织造司,据第一财经数据,从2020年创立至今,实现了年销售额从百万元到亿元级增长。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在抖音电商,目前,织造司、钟灵记两大服饰品牌的粉丝量(170.4万、154.5万)高于ZARA(140.2万)。据飞瓜数据,织造司、钟灵记抖音号近30天(截至2024年4月10日)直播销售额高于ZARA,前两者为250万-500万,后者为100万-250万。

老牌汉服品牌重回汉唐在抖音电商上近30日直播销售额也达250万-500万元。

另据新抖统计,截至3月11日的30天内至少有13个马面裙抖音直播间的预估销售额在百万以上。其中,主卖马面裙的“织造司旗舰店”“汉服星河汉歌 汉服 星河汉歌女装旗舰店”的预估月销售额均破千万。

“现在汉服行业很红火,相比于两年前来说更好一些。”“唐本俑”汉服手工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礼衣华夏”全球汉服模特大赛发起人敖珞珈4月10日向红星资本局表示。

重回汉唐创始人绿珠儿2023年年底在接受采访时称:“我们当年复兴汉服的时候,最理想的就是有一天我们走在大街上身边有很多人穿着汉服。感觉现在已经实现了。”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除了专做新中式、汉服的品牌外,一些服饰品牌如太平鸟、拉夏贝尔也在推新中式类别的服饰,还有一些品牌跨界服饰行业时看中该赛道。

3月29日,东方甄选上线了两款自营新中式服装,当天2万件产品全部售罄。据东方甄选官方号,4月19日东方甄选还将上架5款自营新中式产品。

对于新中式、汉服以及整个国风服饰的火热,马岗认为,这一品类的受众主要是年轻消费者,受国产影视、动漫及大文创环境影响。“国货崛起、国货消费潮,是国力提升的必然结果。”马岗表示。

红星新闻记者 张露曦 俞瑶

编辑 余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