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有没有想过,作为三国时期最后一个割据政权的创建者,孙权为什么会如此执着于攻占合肥城?又为什么在实力悬殊的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却在合肥之战中屡战屡败呢?这其中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孙权的合肥梦

公元208年,正值三国鼎立之际,曹操率领大军南下,准备一举消灭荆州和江东,实现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面对曹操的强势进攻,孙权深知必须采取行动,才能保住江东的根基。

于是,孙权决定亲自率领大军进攻合肥城。作为位于淮南地区的重镇,合肥无疑是孙吴政权扩张版图的关键所在。如果能够牢牢掌控这一地区,不仅可以威慑曹操,更能为未来的统一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合肥城中,只有张辽、李典和乐进等少数将领驻守,孙权自信满满,认为这次进攻必定能够一举拿下。谁知,事与愿违,孙权的第一次进攻以失败告终。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结果?原来,合肥城中的张辽李典,虽然素有私怨,但在面临孙权的进攻时,却主动摒弃了个人恩怨,同仇敌忾,组织了一次突袭行动,直接打击了孙权的主力,令其仓皇逃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失利,给孙权留下了深深的阴影。他意识到,要想真正拿下合肥,光凭人数优势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精湛的军事指挥能力和坚韧的军队士气。

但是,孙权自身在这些方面都存在不足。作为一个新兴的割据政权领袖,他缺乏丰富的战争经验,指挥能力也有待提高。而他麾下的江东军,虽然在水战中表现出色,但在陆地作战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这些问题,在孙权接下来的几次进攻合肥中,都一一暴露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张辽的"经典"突袭

公元215年,孙权再次发动进攻合肥的计划。这一次,他似乎掌握了更有利的时机。

首先,曹操正忙于西征张鲁,无暇顾及合肥前线;其次,孙权刚刚与刘备达成了湘水之盟,内患暂时得到缓解,可以全力以赴对外进攻。

于是,孙权再次率领十万大军杀到合肥城下。这一次,他对胜利充满信心,因为合肥城中只有张辽、李典和乐进等少数将领驻守,而且两人还有宿怨,必定难以团结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孙权再次低估了张辽的勇武和智谋。这位曾在白狼山之战中斩杀过乌桓单于蹋顿的狠人,对于战争的把握可谓炉火纯青。

在面对孙权的大军压迫时,张辽主动招募了八百名死士,大清早就发动了一次猛烈的突袭。他们直接冲到了孙权的主账前,杀死了陈武等将领,打得孙吴军队措手不及。

当孙吴军队终于反应过来,准备利用人数优势将张辽围困时,张辽又一次展现了惊人的勇气和机动性,硬生生撕开了包围网,成功解救了自己的部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幕,不仅让孙权丧失了攻城的勇气,更是让他亲身尝到了张辽的厉害。从此以后,每当江东小儿啼哭时,家长们都会用"辽来,辽来!"来吓唬他们,可见张辽在当时已经成为了孙吴政权的"噩梦"。

孙权这次进攻合肥的计划再次宣告失败,他只能仓皇逃离,险些丧生于张辽的追击之下。这场惨败,无疑是对孙权军事能力的沉重打击,也让他意识到,要想真正拿下合肥,光靠人数优势是远远不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满宠的"埋伏"计

经历了两次惨败后,孙权似乎暂时放弃了对合肥的进攻,将目光转移到了与刘备的合作上。在关羽北伐的过程中,孙权任用吕蒙奇袭荆州,最终夺取了荆襄一带的大片地盘。

这一胜利,似乎让孙权重拾了与曹魏一较高下的勇气。于是,在公元230年,他再次统率大军,发动了第三次进攻合肥。

这一次,合肥城中的守将已经换成了满宠。作为一个果敢明断的将领,满宠很快向曹魏朝廷上书,调动了兖、豫两州的援军前来增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这样的局势,孙权的兵力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了。他只能象征性地打了一下合肥,十几天后就选择了退兵。

这次失利,让孙权越想越生气。于是,在公元233年,他再次发动了第四次进攻合肥。这一次,他带了将近二十万人,心想总不能还是打成平手吧?

然而,满宠早有准备。他提前布置好了六千多人的埋伏,当孙权派人上岸炫耀自己的兵力时,这些埋伏部队立即发起了猛烈攻击,斩杀了数百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幸好这一次,孙权自己没有带兵上岸,否则恐怕又要重现当年在张辽手下的"光辉事迹"。

连续在满宠手下吃了两次瘪,孙权心里根本压不过这口气。于是,在公元234年,当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孙权再次决定出兵攻打合肥。

这一次,孙权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兵分三路北伐。自己率领一路打合肥,陆逊和诸葛瑾率领一路进攻襄阳,孙韶和张承率领一路,进攻广陵和淮阴,齐头并进,试图做最后一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孙权没想到的是,曹魏明帝曹叡并没有去长安城监督打诸葛亮,反倒是来到淮南地区"王对王",亲自指挥对付自己。这样一来,孙权一直以来进攻合肥所唯一依仗的兵力优势,也落空了。

第五次进攻合肥,孙权再次无功而返。从此以后,直到公元252年孙权病逝,他再也没有试过攻击合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孙权的军事短板

通过对孙权多次进攻合肥的失败过程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其根源在于孙权自身存在的几大问题:

1. 军事指挥能力差。作为一个新兴的割据政权领袖,孙权缺乏丰富的战争经验,指挥能力也有待提高。在面对张辽和满宠这样的老练将领时,他屡屡露出破绽,难以取得胜利。

2. 军队士气低落。孙权麾下的江东军,虽然在水战中表现出色,但在陆地作战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他们更多的是自保心态,缺乏进取心,这也成为了孙权进攻合肥屡战屡败的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陆战水平低下。作为一个以水战为主的割据政权,孙吴军队在陆地作战方面明显存在短板。而合肥这样的坚城,恰恰需要精湛的陆战能力才能攻克,这也成为了孙权的致命弱点。

相比之下,曹魏方面的张辽和满宠,都是善于利用地理优势和战术机动性的出色将领。他们在关键时刻,总能准确把握战机,发动出人意料的突袭和埋伏,成功击败了实力悬殊的孙权军队。

可以说,孙权在进攻合肥时,自身存在的这些问题,才是导致他多次失利的根本原因。而曹魏方面的优秀将领,则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结语

孙权之所以如此执着于攻占合肥,是因为这座城市在当时的地缘政治格局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果能够牢牢掌控这一地区,不仅可以威慑曹操,更能为未来的统一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然而,孙权自身存在的军事短板,却一次次阻碍了他实现这一目标。在面对张辽和满宠这样的老练将领时,他屡屡露出破绽,难以取得胜利。

这也说明,即便是在实力悬殊的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但如果缺乏精湛的军事指挥能力和坚韧的军队士气,再加上在陆战方面的短板,即便是实力强大的割据政权,也难以攻克一座坚城。

历史往往会给我们以启示。孙权的合肥之战,不仅折射出了他个人的军事短板,也昭示了一个割据政权在统一大业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这些教训,或许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