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各国博物馆积极推进文物归还,德国有关文物归还的讨论最初集中在非洲,近些年,越来越多德国博物馆和研究机构开始关注被掠中国文物。

2021年底,德国七家博物馆联手启动“追踪义和团文物”追溯项目,德国文博机构和故宫博物院合作对70多件文物进行追溯。近日,德国媒体报道,已有超百家德国博物馆和机构对这些项目给予协助,追溯项目的推进也让德国文博界和民众对中国流失文物有了更多了解。

德国博物馆归还文物,源自对殖民历史和过往文化观念的反思。德国博物馆协会的一部指南提出,在殖民主义带来的不平等权利关系下,如果能证明文物通过不正当的途径获取,又有原属国提出归还诉求,建议德国归还这些文物。德国已向尼日利亚、纳米比亚等国归还珍贵文物,但对于从中国掠夺的文物,德国民众了解较少,一些人还抱有“德国博物馆馆藏中国文物和非洲文物不同、并非通过非法途径获取”的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12月,柏林民族学博物馆展出的清朝的哈木图库肖像轴和绰尔嘉木灿图肖像(战争中丢失,玻璃版底片重制照片)。(图片来自中新社)

德国从中国掠夺文物,集中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和八国联军侵华时期。柏林民族博物馆在1901年就曾派出了馆长助理穆勒到北京,他通过跟德国军队的关系,以低价甚至免费获取了一批文物。据记载,穆勒一共寄了117木箱文物回柏林。中德在文物归还方面曾有密切合作,1955年12月,前民主德国曾向中国返还3册《永乐大典》和10面义和团旗帜,周恩来总理亲自接收了这批文物。

目前,德国很多博物馆藏有来自中国的文物,但此前鲜少有人研究其来源。通过追溯项目,德国博物馆馆藏中国文物来源状况日渐清晰,在洪堡论坛等艺术展上展出的中国宫廷艺术品中,已有不少标明“从北京非法转移并带到柏林”。德国社会各界对中国流失文物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德国文博界对归还中国文物的重视程度随之提高。

追溯是文物归还的起点和难点,二战期间,柏林被苏联占领,很多博物馆藏品被转移,藏品目录损毁,加大了文物溯源的难度。中德文博机构合作开展馆藏中国文物追溯,能解决专业研究人员不足、对中国文物了解较少的问题,有助于德国尽快启动对中国的文物归还。

随着追溯项目深入,人们还发现中国文物在流失到德国后,有很多没能得到妥善保护。汉堡民族学博物馆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民族学博物馆之一,藏有约4万件东南亚、南亚藏品,还有来自中国的七弦琴、瓷器等。该馆研究员苏珊·克内德尔发现一把馆藏古琴的目录卡片上记录,一名德国士兵在八国联军侵华时得到该古琴,并在1904年将其带到德国,目录卡片上还写着“一共有7件乐器,其他的都被做成了木柴”。

西方社会曾流行如此观点——亚非拉各国文物只有在欧美博物馆里才能够得到妥善保管,这一观点也是欧美博物馆收藏亚非拉文物正当性的主要依据。中国古代乐器被当作木柴等文物破坏事例,进一步证明了文物归还的必要性,对全球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理论发展能产生助力。(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栏目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作者:成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