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今年是中国原创芭蕾舞剧《白毛女》首演60周年,今晚,这部上海芭蕾舞团的“传家宝”将再度登上“上海之春”的舞台,献演于上海国际舞蹈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毛女》排练现场 记者 王凯 摄 下同

上海市舞蹈家协会主席、上芭团长辛丽丽说:“《白毛女》标志着中国芭蕾从无到有的突破。从1964年至今,该剧已传承到‘第九代’,此次亮相的‘喜儿’‘大春’只有20岁出头,他们将赋予这部经典崭新的生命力。”

演出期间,《白毛女》60周年主题图片展也将展陈珍贵的历史影像,带领新老观众见证这部舞剧辉煌历程,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共同回首峥嵘岁月,领略西方芭蕾艺术与中国民族风格结合的红色经典。

“试金石”也是“炼金石”

一个甲子前,《白毛女》诞生在第五届“上海之春”的舞台上,是最早以芭蕾这一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的芭蕾舞剧之一。作品在运用外来芭蕾语汇的同时,借鉴了大量的民族民间舞、传统戏曲以及武术等素材,同时将现实与浪漫结合。

从第5届“上海之春”到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跨越60载春秋,《白毛女》依旧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海内外演出总场次已超2000场。这部讲述发生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故事,用真实的历史和浪漫的情感感染了几代中国人。1994年该剧被文化部评为“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评比展演经典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辛丽丽(左)指导演员

“《白毛女》传承的不仅是舞剧本身,更是一份初心的坚守、一种精神的延续、一份责任的担当。”辛丽丽说。在上海芭蕾舞团,每一代首席和主要演员都是从饰演“大春”“喜儿”“白毛女”开始的。这部作品是“试金石”,也是“炼金石”。用最优秀的演员传承最经典的作品,再用最经典的作品培养、熏陶每一代演员,成了上海芭蕾舞团的优良传统。

是“家底”也是荣耀

此次《白毛女》青春版演出中,饰演三位主角的许靖昆、冯子纯、郭文槿都是不满25岁的Z世代,他们接过老一辈艺术家的接力棒,通过对《白毛女》的演绎展现青春与激情,在新时代不断赋予经典作品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每当跳起《白毛女》,郭文槿都被深深感动着,她说:“这部作品凝结着上芭几代人的心血,也是上芭精神的传承。”冯子纯说:“最有挑战的是情绪上的转变,喜儿从大喜到大悲,如何精准传递她的情感变化很考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凌桂明(左)指导演员

今天下午,第一代“大春”扮演者、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名誉院长凌桂明特地来到排练厅,给年轻演员把关。在他看来,现在的演员技术不断在提高,已经超过他们当年的水平,但不足之处在于距离剧中年代太远,很难代入那种情感,“人物塑造要从生活中来,光动作准确是不够的。但现在也没办法带他们去体验生活,农村的面貌也不同了,唯有靠他们自己领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排练现场

原创芭蕾舞剧《白毛女》从“上海之春”出发,走遍祖国大江南北,登上国际舞台,经过筚路蓝缕的努力,最终积淀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红色“家底”。 “感谢前辈为我们留下宝贵的艺术财富,感谢广大观众对中国原创芭蕾作品的支持与厚爱。”辛丽丽表示,“上海芭蕾舞团始终以《白毛女》为荣耀,我们将努力保护和传承这一舞台经典,并在新时代的创作道路上坚守艺术血脉中的匠心与恒心,走好为人民创作的路。”(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