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4年4月12日比亚迪(002594)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4月11日接受机构调研,东方红资管研究员 沈高翔、汇丰前海分析师 丁妤倩、大和证券分析师 Kelvin Lau、国信证券分析师 孙树林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导者,近期有何进展?

答:2024 年 3月 25 日,比亚迪再次刷新纪录,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第 700 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汽车品牌。自 2021 年 5月第 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至今,不到 3 年,比亚迪便达到了第 700 万辆的新高度,不仅跑出了中国品牌的“加速度”,也书写了引领汽车行业变革的完美卷,是全球绿色出行加速发展的最好见证。

问题二公司如何推进“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理念?
秉承“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比亚迪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超 4.8 万项、授权专利超 3 万项,每天专利申请 27 项、专利授权 15 项,获得专利金奖 4项,以技术实力引领科技创新。作为一家以生产二次充电电池起家的企业,比亚迪掌握电池、电机及电控等新能源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与此同时,目前汽车行业处于变革的关键期,变革就要有创新的技术,要解决市场的痛点。近年来,比亚迪陆续推出一系列颠覆性技术,包括刀片电池、DM-i 超级混动,到 e平台 3.0、CTB 电池车身一体化、“易四方”四电机独立驱动技术平台、“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DMO 超级混动越野平台等领先技术,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输出动力。
问题三公司的海外销售格局如何?
秉持“在全球,为全球”的理念。目前,比亚迪集团已实现全球六大洲的战略布局。在商用车业务方面,比亚迪纯电动大巴和出租车的足迹已遍布全球六大洲、70 多个国家和地区、400 多个城市。在乘用车出海方面,2021 年 5 月比亚迪正式宣布“乘用车出海”计划,将挪威作为开拓海外乘用车业务的首个试点市场,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截至 2024 年 2月 6日,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足迹已经遍布全球 61 个国家和地区。2023 年,比亚迪出口新能源乘用车 24.2 万辆,同比增长 334%。
问题四公司的整车智能战略的内涵?
比亚迪深刻洞察行业和用户需求,发布整车智能战略。公司认为,目前行业把汽车智能化和智舱智驾画上等号,导致概念被窄化。实际上,智能化绝不止智舱智驾,整车智能打破固有思维,重新定义智能汽车。
比亚迪的整车智能,通过璇玑智能化架构,实现了电动化与智能化的高效融合,让驾乘更安全、更高效、更个性。整车智能打破不同系统间的壁垒,做到实时捕捉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在毫秒之间将信息汇总反馈到一个“大脑”进行思考决策,迅速调节车辆“身体”状态,大幅提升驾乘安全性和舒适性。与此同时,整车智能让车更懂人,实现更多的个性化设置,做到千人千面。
问题五公司轨道业务有何进展?
公司围绕解决城市微循环和最后一公里问题,稳步推进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及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的中运量「云轨」和低运量「云巴」的应用,为解决全球城市治理交通拥堵问题提供有效方案。「云巴」项目方面,五月,全球首条定位休闲旅游的湖南湘江新区大王山云巴正式开通,有效带动区域旅游产业升级,推动都市休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十一月,西安高新云巴实现全线轨通,该线路所经行区是西安高新区的核心区域,贯穿区域内重要的交通走廊,覆盖沿线主要的客流集散点,有力助推低碳、智能的立体化交通出行方式,为西安城市交通畅行提速。

比亚迪(002594)主营业务: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汽车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并积极拓展城市轨道交通业务领域。

比亚迪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6023.15亿元,同比上升42.04%;归母净利润300.41亿元,同比上升80.72%;扣非净利润284.62亿元,同比上升82.01%;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800.41亿元,同比上升15.1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86.74亿元,同比上升18.64%;单季度扣非净利润91.14亿元,同比上升25.31%;负债率77.86%,投资收益16.35亿元,财务费用-14.75亿元,毛利率20.21%。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36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31家,增持评级5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71.02。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8.36亿,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1.58亿,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