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终将一死。

并不是人人都怕死。不过,想想你的手机相册,聊天记录,浏览历史,QQ 空间,微博小号......

现在怕了吗?

汗流浃背了吗?

有人害怕身体死亡后,还要再社死一遍;也有人害怕自己在虚拟世界里的痕迹,会随着肉身一同消失,再也没人记得自己。

你的恐惧是哪一种?

死亡之后,你在虚拟世界里的财富,爱恨,不为人知的泪水,欢笑,癖好......又会被如何对待?

你好,这是第一期的

《柴知道:人生大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虽然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但

许多社会关系都和你的手机、社交账号紧密绑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死亡,就意味着这些社会关系,将要被最后一次审视。

首先,手机,是通往你虚拟人格的入口。那它能被

合法解锁

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没跟其他人说过手机密码,也不是掌握国家或地球机密的重要人物,那

很可能无法解锁

比如根据苹果官方的说明,他们可以在家庭成员的要求下,把你的 iPhone

恢复成出厂设置

,再交给你的亲属。这意味着亲属就算接着用你的手机,也

看不到其中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使用安卓,鸿蒙等操作系统的手机也类似,如果不知道锁屏密码,那么

只能得到手机的身体,但得不到它的灵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因为手机作为数码产品,属于

“财产”

的范畴。但手机里存储的内容则属于

“隐私”

的范畴,

就算去世了,隐私也会受到保护

——记住这一点,我们之后还会用到这一原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不想社死的人来说,这可太好了。但也有人

希望在身故之后,还能在世界上保留一些痕迹

,那该怎么办呢?

苹果和华为提供了类似的解决方案:

“遗产联系人”

,或者叫

“数字资产继承人”

。如果你事先设置过,那么这位联系人就能访问你存在云端的照片、备忘录等数据,多留一个念想。至于其他品牌,我们目前还没找到类似功能。

但如果你没有提前设置,那存在手机里的喜怒哀乐,人生片段,就要随着你的肉身一同消失了。

这难免让很多人感到遗憾,但也会有很多人暗暗松了一口气。

但......别高兴得太早。

比如说……虽然照片等存在本地的内容是抢救不回来了,但

只要拔出手机卡,接收验证码,就能登录上你的一大堆社交平台。

除了无法看到过往的聊天记录外,别的基本都能看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有人对此感兴趣,那这个社死可能真的逃不过了。

当然,不少软件除了验证码之外,还需要通过

人脸识别等方式二次验证

才能登录。而且一旦涉及转账、提现等操作,也需要单独的密码或人脸认证。

所以最正规和一劳永逸的方法,不是验证码,而是通过法律获得“

继承

”权。那么,你的账号和金钱,能被别人继承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是肯定可以被继承的:因为它属于正儿八经的“遗产”。

我国

《民法典》

规定,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越接近“财产”的东西,就越容易继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

有亲人想“继承你的蚂蚁花呗”

,那他不用知道你的账户、密码,只需要直接联系客服,

上传资料,就能申请继承

。其中对于你的余额、理财、债务如何处置,都有详细的规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微信或者QQ等软件里的钱也一样。只要对方有继承权,就可以根据指引继承你手机里的财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如果是一些不那么正经的

“非常规财产”,就有点麻烦了。比如 Q 币。

根据充值协议,Q 币不能兑换成现金、也不能转账交易。但 Q 币可以在不同 QQ 间流转,具有一定的财产属性。

如果闹上法庭,那是有可能拿到这些 Q 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 Q 币以外,你的游戏道具或者游戏账号,也具有

一定的财产属性

。比如这把“金刀”,不仅承载了两位男士在游戏中的夫妻情谊,还能值五万块钱,由游戏中的伴侣和现实中的伴侣平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钱,或者游戏道具都是身外之物。真正承载你虚拟人格的,是你在各种账号里留下的过往。那么,它们能被继承,或者交给亲人吗?

不能。

之前说过:越接近“财产”的东西,越容易继承。而越接近于“隐私”的东西,就越不应该被继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在平台上的账号、密码,发过的疯,暴露过的癖好,都属于

你的个人隐私,无法被继承

。比如这位徐先生在车祸离世后,妻子想保留他的 QQ,整理邮箱中从恋爱到结婚期间的信件、照片,但最终也未能如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即便是游戏大神的账号,或者超级微商的微信号,也

无法通过正规手段转移给亲人

。如果无法通过二次验证,那么这些记载了我们人生过往的消息、照片,就只能躺在冷冰冰的服务器上,拒绝所有赛博扫墓者的祭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它们最终的命运会如何?

很简单,你的支付宝、淘宝等账号会

永久沉寂

,落满赛博灰尘;再也没有人知道你买了什么东西,发了什么消息。

而 QQ,微信,小红书等账号,在落灰一段时间后可能会

重新复活

......交给另一位跟你天人永隔的陌生人使用。如果你泉下有知,记得跟TA问个好。

无论是不做处理,还是回收再利用,账号背后的故事都会无人知晓。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你也有机会昭告天下,给自己立一座“赛博墓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有亲友申请,你在这些平台上的账号,可以转换为

“纪念账号”

。纪念账号一般仅供瞻仰。比如微博规定,纪念账号

不能登录、发布或删除内容

。B 站也一样,同时

充电和打赏等功能也会被关闭

,想收赛博帛金是行不通的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

纪念账号也需要家属主动申请才行。很少有亲属会想到这一茬

,所以截至今年2月份,B站上只有19个纪念账户。绝大多数账号的结局,就是静静的离去。

这就是死亡之后,我们在虚拟世界里,所有遗物的结局:

故事画上句号,光鲜和尴尬都会归于沉寂。财产留给他人,继续烟火人间。

最后,我想讲

一个亲历的故事

十几年前,当我还在备战高考的时候,一位同班同学因为急性脑膜炎猝然离世。但他的 QQ 账号一直留在我们的班群里,偶尔还会亮起来,只是从不说话。我后来才知道,那是他的爸爸借着这个 QQ,来

看看自己的孩子原本会拥有怎样的人生。

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我们在网络上的身份,以数字形式留下的痕迹,也是“遗物”的一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遗物,只有对于最关心你的人来说才有意义

。他们希望通过你留在虚拟世界里的痕迹,更好地怀念你。而其他人对此......要么毫无兴趣,要么避之不及。

在生前对那些会在我们葬礼上哭泣的人好一些,死后的事,就随它去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