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干着与文化不很搭的工作,但心中对文化的渴求追慕又从未泯灭,半个世纪的青春就是在这样一种徘徊中逝去了。回首来路,各种恩怨情仇觥筹交错的生活桥段早已斑驳不清,唯书画之缘不变,零星断续发表的几十篇书画家文字偶存网络,成为我结缘书画彳亍的旧迹
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书画最终诠释的都是自己对人生的体验与感悟,亦如泰山北斗青藤、八大。
我所接触能为师为友的,当然多是享誉一城一市的书坛巨擘,也有师出名门的画中翘楚。但都痴迷书画,倾其一生的热爱,执着于光大书画艺术的时代行者。
书画同源,为中华文化之根,欣逢多元互鉴而璀璨,艺术因交流而多彩。大道融通,共享“美人之美”,成为时代的共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是这个时代赋予书画艺术家的更高使命。
由于对书画的偏爱,常以结识业界师友为荣,临帖闲暇不乏痛快撰文一篇,如此一路走来,眼界渐高,师友渐多,写过的书画笔论也积数逾百篇,朋友建议何不汇集成册,以作纪念,也是对过往总结。
经不住撺掇,也难拂诸位老师的诚意支持,遂利用周末闲时删繁就简编辑成册,因文之首发多滥觞于余之犇墨轩书画社微信公众号,故名之《犇墨轩艺评》。受水平能力以及时间所囿,不足之处恭请方家贻笑见谅。
二0二四年二月一日,京林记于犇墨轩书画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